观察支使
官名。①唐朝节度使兼观察使,节度使府则置观察支使一员,分察支州、支郡善恶,位副使下、判官上。②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(981)诸节度州置一员,以明经及诸色入仕无出身人充任,与掌书记不得并置。③宋朝选人官阶第二阶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定为从八品,徽宗崇宁二年(1103)改为儒林郎。
官名。唐置,为观察使的佐官,地位在观察副使之下。唐代十道巡按有支使分巡支郡,观察支使可能亦掌此职。
官名。①唐朝节度使兼观察使,节度使府则置观察支使一员,分察支州、支郡善恶,位副使下、判官上。②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(981)诸节度州置一员,以明经及诸色入仕无出身人充任,与掌书记不得并置。③宋朝选人官阶第二阶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定为从八品,徽宗崇宁二年(1103)改为儒林郎。
官名。唐置,为观察使的佐官,地位在观察副使之下。唐代十道巡按有支使分巡支郡,观察支使可能亦掌此职。
周朝朝廷以礼招聘有才能者入朝为官。《左传·宣公九年》: “王使来征聘。”以特征与聘召方式任用官吏的制度。其制始于秦,秦代有以文学征为博士者,如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记叔孙通“秦时以文学征, 待诏博士。”有
官名。唐、宋中书舍人的别称。见明杨慎《艺林伐山》七《小凤》。
官名。春秋晋国始置,为三军中军主将之称,上卿爵,执掌国政,统兵作战。东汉灵帝时置西园八校尉,以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为元帅,然非汉代定制。督司隶校尉以下,虽大将军亦领属之。北周亦置,为行军元帅简称,总辖军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辽太祖阿保机之叔释鲁的后代称皇族仲父房,为四帐皇族之一,专设常衮司以掌族帐之事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皇族帐官,掌隋国王释鲁房族之事。
共工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共工”。
指节度使。唐朝的节度使,既掌管军队,又管田税民俗,总之是无所不管,故称都府。宋代洪迈《容斋三笔·唐观察使》:“唐节度使,兵甲财赋民俗之事,无所不领,谓之都府。”
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。见“内阁修书各馆”。
官名,汉时邪马壹国置。详“弥马升”条。
①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。汉魏南北朝时的匈奴、乌丸、鲜卑及稍后的契丹等少数民族首领皆有此称。多由推举产生,任期有一定限制。《魏书》:“(乌丸)常推募勇健能理决斗讼相侵犯者为大人,邑落各有小帅,不世继也。”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北枢密院官员,低于知北院枢密副使事。官名。辽置,为北枢密院副贰长官,与北院枢密使等长官共掌兵机、武铨、群牧之政,凡契丹(辽)军马皆归其管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·北面朝官·契丹北枢密院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