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考功郎中

考功郎中

官名。三国魏曾置尚书考功郎,掌尚书考功曹,以考课官吏。其资历浅者为郎中,深者可转侍郎,皆称郎。晋及南朝不置,北魏复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秩五品上,二十三年改六品。北齐沿置,为尚书省吏部属下考功曹长官,掌考第及秀、孝贡士等。隋文帝改置考功侍郎,炀帝改郎。唐高祖武德三年 (620) 再改郎中,员一人,从五品上,为尚书省吏部考功司长官,掌京官考课事务,旧曾兼掌贡举,太宗贞观 (627—649) 后归职于考功员外郎。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司绩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五代沿置。北宋前期置为五品寄禄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改从六品,始实领考功之职,掌迁叙、磨勘、资任、考课及名谥碑碣之事。明朝改置吏部考功清吏司,置郎中一人,正五品,掌文职官吏考课、黜陟之事,以协赞尚书。清沿明制。崇德三年 (1638) 未入关前,曾置吏部理事官。顺治元年(1644)改郎中,四人,满洲三人、汉一人。初秩正三品,十六年改正五品,后升正四品。康熙六年(1667)仍改正三品,九年定正五品,遂为定制。


官名,三国魏置,为考功曹官员,位在侍郎之下,掌考核官吏,选举秀才孝廉贡士等。其后,北魏、北齐、隋等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国史馆提调

    官名。清置,为国史馆的事务长官。满、汉各一人,分由内阁侍读学士、侍读及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各官派充,掌章奏、文移及管理吏员、差役等事。

  • 官名。即突厥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十部每部首领“设”。

  • 陪戎副尉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37)置为从九品下武散官。宋朝沿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武散官名。唐宋置,唐制秩从九品下,宋制秩从九品。

  • 南作坊使

    官名。北宋太祖开宝九年(976)分作坊使置,属西班诸司使。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)改东作坊使。

  • 领事

    官名。清末派驻外国的官员。光绪三年(1877)始设。秩五品,奏补。掌领事馆事务,保护华侨。辖二等书记官、二等通译官各一人。外交官名。派驻外国商埠,保护侨商。外国始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市,外国派驻我国始于清

  • 历俸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官吏升转资格之一。康熙五十九年(1720)定制,凡内升京堂,外任道府等官,由编修、检讨、郎中授者需历俸二年,由员外郎或主事授者历俸三年,以食俸年限为升转资格,在此基础之上,授职先

  • 辑濯令

    官名。西汉属水衡都尉,领辑灈士,掌上林苑池中船舶,有丞。东汉省。官名,汉设此官,掌管船只,详见“辑濯”条。

  • 著作令史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著作局属官,协助著作郎、佐著作郎修撰国史。晋朝因之。著作局改为省后,为著作省属官。南北朝沿置。南朝宋时,吴癸曾制历法。《宋书·律历志下》: “元嘉二十年(443),太祖使著作令史吴癸依

  • 大司武

    即“司武上大夫”。

  • 知枢密院事

    官名。五代后晋天福元年(936)始置,主管枢密院政务,以桑维翰为之。北宋初,无定制,与枢密使不并置,神宗熙宁 (1068—1077) 中并置,主持全国军政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罢枢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