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统领

统领

官名。① 南宋置,为各屯驻大军之统兵官。一般各军设二人,位都统制、统制之下,以为偏裨。② 郑成功设。其军队分为五军,下辖陆军七十二镇、水师二十镇。每镇有官兵一千二百人,各设提督、统领,掌一镇之军务。凡有战事,则与提督率队出征。③ 清朝置,为八旗护军营、前锋营及步军巡捕五营之最高长官,称为护军统领、前锋统领、步军统领,分别为正二品、从一品。分掌本营事务。又,清末新式陆军中每一协设统领官一人,为协之长官,从二品。掌全协之军务。详见“护军统领”、“前锋统领”、“步军统领”、“统领官”等。


官名。南宋各军有统领,为统兵官,位在统制下。《宋史·职官七·诸军都统制》:“渡江后,大军又有统制、同统制、副统制、统领、同统领、副统领,其下有正将、准备将、训练官、部将、队将等名。”“清朝前锋营置统领,正二品,由王公大臣兼领,为该营长官,掌其政令。护军营统领也是正二品,掌该营政令。步军营统领初正二品,后升为从一品,由亲信大臣兼任,掌九门管钥,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弁,以周卫徼循,肃靖京邑,总兵佐之。”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》。清代禁卫军和新军,协(旅)司令称统领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六·禁卫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辰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挈壶氏下士六人,掌军中悬壶、悬辔、悬畚以指示水井、军营、军粮之所在;并用漏水壶计算时间轮流更换击柝与警卫的人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司辰中士,正二命;司辰下士,正一命。属夏官府兵部中

  • 协理事务参领

    见“印务参领”。官名。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,掌文书档案等事务。

  • 太孙右卫率

    官名。南朝齐置,属皇太孙宫,职如“太子右卫率”。王晏曾任此职,参见《南齐书·王晏传》。

  • 主客尚书

    官名。汉朝以尚书掌主客曹政务,十六国后秦、西秦及北魏定为官名,置为尚书省主客曹长官。北魏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后罢。官名,即主客曹尚书。东汉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和北主客曹,曹中政务由尚书掌管。主

  • 东京学

    辽朝官立学校。设于东京 (今辽宁辽阳),掌教授东京及附近州县生员等事。始置于道宗清宁元年 (1055)。

  • 殿中侍郎

    见“殿中郎”。

  • 海军部船政局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以局长为主官。

  • 鸿德苑

    汉苑名,有令一人,俸六百石。主鸿德苑。见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。

  • 散臣督事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七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。

  • 黄枢

    指黄门官。因其居枢要之职,故称。《梁书·萧景传附萧昱》:“迁给事黄门侍郎,上表曰:……圣监既谓臣愚短,不可试用,岂容久居显禁,徒秽黄枢? ”唐沈佺期《移禁司刑》:“何功游画省?何德理黄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