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糊名

糊名

科举考试防弊方法之一。糊名之法起于唐。《通典·选举三》说:“武太后又以吏部选人多不实,乃令试日自糊其名,暗考以定等第,‘糊名’自此始也。”不过唐代糊名之制,只在吏部铨试时实行,而未尝应用于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,至宋太宗时,糊名之制始用于科举制中。雍熙二年(公元985年)殿试始用“糊名”之法, 真宗景德四年(公元1007年)进一步发展为封弥之制,元以后改称弥封。参见“弥封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骁卫

    禁卫军指挥机构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左备身府置,又称左骁骑,为十二卫之一。置大将军一员、将军二员,统诸鹰扬府府兵; 置护军四员,掌副贰将军,寻改武(虎)贲郎将,又置武(虎)牙郎将六员,有长史、录

  • 警学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巡警学堂,巡警教练,派遣警务留学生,以及巡警学生之考核注册事。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。

  • 司卫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总督禁旅,掌宫禁秩序,权任很重,由宗室或鲜卑著姓充任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三品上。武官名。北魏置,总掌宿卫之事。《魏书·于栗䃅传》记于栗䃅有子洛

  • 引进司使

    官名。宋置,为引进司长官,掌臣僚、蕃国进奉礼物及引导外宾之事。其佐官为副使。

  • 秘府中书郎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,秘府属官,典掌秘府所藏图籍,多选用文学之士,或作为起家之职。《二国志·薛综传》: “(薛)莹字道言,初为秘府中书郎”。官名,三国吴置,属秘府,掌秘府所藏图书秘籍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薛综传

  • 外城巡警总厅刑事巡查所

    同“内城巡警总厅刑事巡查所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器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器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

  • 尚书吏部郎

    即“吏部郎”。

  • 礼部督催所

    清礼部内部机构。掌督催仪制、祠祭、主客、精膳四清吏司所办事务,分别按例限催办,每月于都察院的礼科与浙江道注销。设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,均无固定员额,由尚书酌派,额定的仅有经承二人。

  • 噶布什贤噶喇依按班

    即“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