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签判

签判

宋朝签书判官厅公事省称。


官名。签判是“签书判官厅公事”的简称,掌诸案文移事务。宋朝,在各州府选派京官充任判官时称签书判官厅公事,简称签判。宋代高承《事物纪原六·签判》:“宋朝之制,诸州府幕官大藩镇以京朝官签署节度观察判官者曰签判,治平中,避英宗嫌名改署曰书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副司矢

    官名。又称“署司矢”。清朝内务府武备院所属毡库之属官。协掌备箭处事。额设五人,食八品俸。光绪三十年(1904)裁一人。

  • 宣武大夫

    散阶称号。清朝乾隆二十年(1755),改宣武将军置,为武职中属绿营者从四品之封赠。三十二年,属八旗者从四品亦封此。五十一年,改为宣武都尉。

  • 定州䌷绫局丞

    官名。 北齐置, 见“定州䌷绫局”。

  • 宣训卫尉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为高祖皇太后三卿之一,掌宣训宫禁卫,职比卫尉。见《宋书·王敬弘传》。

  • 缋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色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缋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仓啬夫

    官名。主管粮仓的小吏。战国秦置。秦汉沿置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仓律》: “县啬夫若丞及仓、乡相杂以印之,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禀者各一户以气 (饩) 自封印。”参见“啬夫”。官名,战国时即有此官,秦汉沿

  • 头等通译官

    见“通译官”。

  • 南面行营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非常制,统领南京道诸路兵马。

  • 某部族小将军

    官名。见“某部族详稳司”。

  • 曩论充

    官名。吐蕃官,即小相,置一人,与大相、内大相、副相、内副相、整事大相等共任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