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符宝郎

符宝郎

官名。唐高宗显庆三年(658) 由符玺郎改名,员四人,从六品上,为门下省符玺局长官。居宫禁中,掌管皇帝玺印,事简职重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改名符玺郎,玄宗开元元年(713) 复旧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前期为寄禄官,无职掌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亦未除授。徽宗大观元年 (1107) 始除,从七品,掌外廷符玺,别置内符宝郎掌宫内符玺。钦宗靖康元年 (1126)罢。辽朝置为南面朝官,掌门下省符宝司。金朝置四员 (一说十二员),掌皇帝符玺及金银符牌,领符宝祗候 (牌印祗候)、符宝典书 (牌印令史) 等,隶殿前都点捡司。元世祖中统元年 (1620)置二员,至元十六年 (1279) 又立符宝局,给正六品印,十七年升正五品。十八年改符宝局为典瑞监,长官改称卿,后又升为典瑞院,长官称使。


官名。唐朝设此官,属门下省,掌管天子八宝及国之符节。《旧唐书·职官二·符宝郎》:“符宝郎掌天子八宝及国之符节,辨其所用。有事则请于内,既事则奉而藏之。八宝:一曰神宝,所以承百王,镇万国;二曰受命宝,所以修封禅,礼神祗;三曰皇帝行宝,答疏于王公则用之;四曰皇帝之宝,劳来勋贤则用之;五曰皇帝信宝,征召臣下则用之;六曰天子行宝,答四夷书则用之;七曰天子之宝,慰抚蛮夷则用之;八曰天子信宝,发番国兵则用之……一曰铜鱼符,所以起军旅,易守长;二曰传符,所以给邮驿,通制命;三曰随身鱼符,所以明贵贱,应征召;四曰木契,所以重镇守,慎出纳;五曰旌节,所以委良能,假赏罚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马褂

    服饰名。清朝官服之一。即用明黄色之绸缎或纱制成的无花纹及彩绣之行褂。当时又称“黄褶”。凡因职任关系,或因“赏穿”,皆得穿用。领侍卫内大臣、御前大臣、侍卫班长、护军统领、健锐营翼领皆为亲臣近侍,可以穿用

  • 启心郎

    官名。清入关前六部中所设之职官。后金天聪五年 (1631) 始置。每部一人,以汉员为之,以沟通满、汉语言隔阂。崇德三年 (1638),每部增至三人,满一人,汉二人。顺治九年 (1652) 定为三品。十

  • 左平

    官名。汉置,掌平诏狱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廷尉》:“左平一人,六百石。”注:“掌平诏狱。”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廷尉》:“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、右平,秩皆六百石。”

  • 卓尼尔

    唐古特官。清分设于前后藏,秩六品,属唐古特文官。前藏员额三人,为噶厦办事处秘书;后藏员额不定,佐大卓尼办理交际等事项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
  • 右春坊谒者

    官名。宋真宗天禧二年(1018)置为东宫官属,以别官兼任,主赞引之事。乾兴元年(1022),仁宗即位,遂罢。

  • 中台侍御应内史

    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六人,六品。

  • 前校令丞

    官名。见“左校令丞”。

  • 九等考第

    唐代考课之制,司考与校考均分为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、中中、中下、下上、下中、下下九等。其中校考的九等。其划分是以“善”与“最”综合考虑,每等均有具体的规定:一最四善为上上;一最三善为上中;一最二善为

  • 京卫指挥佥事

    武官名。明置, 见“京卫”。

  • 茶上人

    官名。亦称“尚茶”。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员役。顺治元年(1644)设,共十七人,隶于总领。分掌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之事。雍正元年(1723)定授三等侍卫三人,蓝翎侍卫四人,称“茶上侍卫”。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