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州司会
官名。北周置。武帝平北齐后,于建德六年 (577) 二月在相州置宫及六府官,此为天官府主要官员,静帝大象元年 (579) 二月癸亥,移相州六府于洛阳,遂罢。
官名。相州为北齐邺都所在之州,北周平北齐后,为稳固对北齐旧地统治的需要,比拟中央天官府的建制,置相州司会。任此职者见《文馆词林》卷四百五十二薛道衡《大将军赵芬碑铭》:“东夏平,授相州天官府司会。”其职掌见“司会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武帝平北齐后,于建德六年 (577) 二月在相州置宫及六府官,此为天官府主要官员,静帝大象元年 (579) 二月癸亥,移相州六府于洛阳,遂罢。
官名。相州为北齐邺都所在之州,北周平北齐后,为稳固对北齐旧地统治的需要,比拟中央天官府的建制,置相州司会。任此职者见《文馆词林》卷四百五十二薛道衡《大将军赵芬碑铭》:“东夏平,授相州天官府司会。”其职掌见“司会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明朝诸军事衙门中的吏员。五军都督府、京军三大营及各镇守总兵官下均设,掌文移出入等事。官名。在三公府和将军府,掌管一曹事务的长官长称“掾”,有时也称“掾史”,此之“掾史”与“掾”义同,皆为正职,其
见“城门吏”。
郡散吏名。汉代置,《后汉书·周盘传》记蔡顺以至孝称,“太守韩崇召为东閤祭酒。”无具体职务,为郡府中的高级散吏。
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五年(717)置,掌乾元殿写四部书,领刊正官四员、押院中使一员、知书官八员,六年改为丽正修书院使。
也写作“王庭”,即帝王视政的殿廷。参看“王庭”条。
春秋晋国三军将佐,为六卿,称六正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自六正、五吏、三十帅,三军大夫,百官之正长,师旅及处守者,皆有赂。”孔颖达疏:“三军将佐有六,与六正数同,故以六正为六卿也。”六卿,春秋时晋
官署名,汉置,其长官为长,俸四百石,宦者,掌中宫别处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、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。
官名。辽部族中有惕隐之官,汉名为司徒,属北面部族官。其官署称部族司徒府。参见“惕隐”。
官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时迁都北京,于南京官置,一人,从七品,仍掌司言责,纠劾百官,稽察南京礼部之事。
官名。十六国汉置,郭猗曾任此职。参见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