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盐务署

盐务署

官署名。民国置,直属财政部,掌监督各省盐务机关办理的成绩、所属官吏的升降,编练场警,调剂运销,审定盐税定率,及盐务行政等事。设署长一人,总理署务。下设总务、场产、运销、审核、缉私五科。民国二十五年改为盐政司。

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财政部直辖机关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置盐务筹备处,依照同年九月十二日公布的《盐务筹备处分股办事暂行章程》的规定,以处长为主官,内部分置三股:总务股,下辖机要、编纂、统计、庶务四科;北盐股,下辖奉直、潞东、川滇三科;南盐股,下辖两淮、两浙、闽粤三科,各设股长、科长等员。次年九月三十日,财政部以盐务筹备处筹备工作已告完成,改设盐务署,暂设署长一人,并兼本署盐务稽核总所总办。三年(公元1914年)五月十五日公布《盐务暑官制》,规定盐务署监督全国盐务,以督办为长官,由财政总长兼任;署长一人,简任,掌理全国一切盐务事宜。设参事二人,厅长二人、秘书二人、佥事八人,主事二十人。署内分置一处二厅:总务处分设三科,办理文书、人事、庶务,并主管调查视察各盐运使和榷运局办事的成绩;场产厅分设二科,掌建筑盐场、仓栈,制造盐类,编练场警缉私等;运销厅分设三科,掌各省运盐、销盐事务。因为北洋政府以盐税作外债的担保,故本署特设洋员充任盐务顾问,规定一切文件都要抄送顾问检阅,如果同署长的意见不合,须呈请财政总长决定。国民党政府沿置盐务署,为财政部的组成机构。掌监察各省盐务处,盐运使、榷运局办理之成绩及其以下各属官升降调遣事项,以及其他一切盐务行政事项。以署长为长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分理各种事务。后改为“盐政司”,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邮亭掾

    县分职吏名。邮亭之设始于汉代,《汉书·薛宣传》颜师古注说:“邮,行书之舍,亦如今之驿及行道馆舍也。”可见邮亭是传递文书、接待过往使者的机构。东汉干县置邮亭掾,主管邮递之事。参见“邮书掾”。

  • 村息讼会

    村自治组织的司法机关。北洋政府时期山西省于民国十一年(公元1922年)实行“村自治”,村自治组织的司法机关为息讼会,其职权为调解、公断命案以外的讼事。设会长一人,公断员五至七人。公断员由村民会议选出,

  • 翊二府左郎将

    官名。唐朝左右卫所领内府翊卫二府次官之一,置一员,正五品上,与右郎将同为本府中郎将副贰。

  • 奚官局

    官署名。隋朝内侍省置,有令、丞各二员; 炀帝大企三年(607)改为署,隶长秋监,参用士人。唐朝复为局,仍隶内侍省(监),置令、丞各二员。掌宫内奚隶、工役、宫官之品及宫人病、丧之事。另有典事、药童等。官

  • 笔特黑衙门

    即“笔帖黑衙门”。

  • 江淮大都督

    官名。又称山东行省大都督、益都行省大都督。元世祖中统元年 (1260) 设,以李璮任之,总管山东地区军事。三年,李璮叛,以回鹘人撒吉思任大都督,监治李璮原部属,不久改为经略使。

  • 都水外监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置于澶州,掌就近治理河渠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或置外都水使者领之。又置南、北外都水丞司,以外都水丞领之,分治河事。徽宗宣和三年(1121)罢。南宋高宗绍兴九年(113

  • 汉儿行宫都部署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汉儿行宫都部署院”。

  • 上都分台

    官署名。御史台分支机构。元世祖至元五年(1268)五月,在上都建御史台官署。九年,御史台署迁往大都,上都原署成为皇帝每年巡幸时随从的御史台官员理事之处,称为上都分台。

  • 太子右清道率府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右清道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