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府教授
官名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置,为王府长史司属官。无定员,从九品。参见“教授”。
官名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置,为王府长史司属官。无定员,从九品。参见“教授”。
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后藏,属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不定,亦无一定职务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禁卫军指挥机构。①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(598)置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左骁骑。②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左领左右府置,设备身郎将一员为长官,直斋二员以为副,与右备身府同掌侍卫皇帝左右的亲信禁军
即“太子少傅”。见“宫衔”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武帝大通三年(529)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,陈沿置,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杂号将军名,南朝梁武帝大通三年(公元529年)始置,拟七品,秩比六百石。陈沿置。
官名。金朝枢密院置,掌承受、传宣圣旨,有必须奏请皇帝裁夺之事,则入殿上章题奏,参与省院议事,记所议之事立为“检目”呈复。须赴尚书省议论之事,议论既定,由奏事官与省左右司官共同拟奏,呈复相臣。官名。金置
武官名。五代时蜀国置,掌行营军马。《资治通鉴·后梁纪三》记“蜀行营都指挥使王宗汾攻岐文州,拔之,守将李继夔走。”
官署名。明、清负责暹罗(今泰国)语言文字翻译的部门。万历(1573—1620)年间始置,设译字生、通事以掌其事,隶太常寺。清初沿置,隶翰林院,乾隆十三年(1748)省并入礼部。
官名。晋朝置,隶大司农。官名。晋置,为大司农的属官。参见“都水长”。
官名。即“东夷校尉”。
军事编制。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)复置京军三大营,改原景泰(1450—1456)前三千营而置。设提督、坐营官、大号头官及监枪号头官、中军官、千总、选锋把总、把总等十营,各以副将、参将、游击将军、佐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