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治剧

治剧

官员考评制度。亦称案剧、理剧。始见于汉。因郡县治理有难易之别,故分为剧、平,以作为察举科目。《汉书·陈遵传》:“举能治三辅剧县,补郁夷令。”明朝定为评定官员能力标准之一。凡能治理雄剧难治府州县者,称才任治剧。


汉朝的临时选举科目名。汉朝把郡县治理的难易分为剧、平两类,重要难治者称剧,平安易治者称平。凡举荐为能治剧者,一般都被任命为难治郡县的郡守或县令。《汉书·何并传》:“并为郡吏,至大司空掾。事何武。武高其志节,举能治剧,为长陵令,道不拾遗。”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:“三府举安能理剧,拜楚郡太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司马长史

    官名。西汉哀帝元寿二年置大司马长史,俸千石,为诸吏之长,掌诸事务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)。大司马长史即大司马所属的长史,秩千石,为幕僚之长,佐大司马处理事务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)。到东汉,世祖

  • 文选清吏司缮折处

   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,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设,掌缮写具奏折件,承办各项引见、签折、排单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

  • 上驷院右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办事机构。康熙三十三年 (1694)设。掌本院官员吏役俸饷及马驼草料稽核奏销等事。与左司共设郎中一人,掌左司印,本司另设员外郎二人,主事、委署主事各一人。

  • 行察官

    官名。北魏孝文帝置。自延兴二年(472)至太和二年(478),多次遣使巡省风俗,问民疾苦,抚慰初附,参察守宰,谓之行察官。太和三年正月罢。

  • 右九棘

    棘,棘树。朝廷之右所树棘,为周朝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封君朝觐周天子时所站立的位置。《周礼·秋官·朝士》: “右九棘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位焉,群吏在其后。”

  • 传谕

    清朝“寄信”(“廷寄”)的一种形式。详见“廷寄”。

  • 典农令

    官名。北齐、隋置。见“典农署”。

  • 苏拉

    满语。清朝指在内廷及一些机关承担粗重杂役的人。宫内各处及内阁、军机处、内务府等部门均有之。“苏拉”意为闲散,因亦通指无职之闲散旗人。清朝内廷机构中担任勤务的人。军机处所用苏拉,通常在十五岁以下,且不识

  • 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使

    官名。元朝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司长官,员二人,正三品。

  • 秘书校书郎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秘书省属官。详见“校书郎”。官名,三国魏置,属秘书监,掌校对图书。北魏也置,属秘书省。由“郎”担任,则称“秘书校书郎”,由“郎中”担任,则称“秘书校书郎中”。参看“秘书署”、“校书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