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杂流

杂流

官制用语。宋朝非科举中第,而由军班、进纳、捧香恩例、上书献策、勤王、守御、捕盗、奉使等途径补授官职者,包括公人、吏人、作匠、技术人(如医人) 出身者,皆属杂流。其迁官至武功大夫止,破格迁横行者,恩数、俸禄仍依武功大夫。补官限至训武郎,差遣限至监当、将领、副将等。明清官员出身异途之一种。明朝主要指吏员、承差、知印、书算、篆书、译字、通事诸出身者。清朝主要指经承、攒典、典史、书史、供事、承差诸出身者。


1、杂职官员。明清九品以下的小官称未入流;未入流的不分品级,也称杂流。

2、由非正常途径补官的。《宋史·选举志四》:“建炎兵兴,杂流补授者众,有曰上书献策、曰勤王、曰守御、曰捕盗、曰奉使,其名不一。皆阃帅假便宜承制之权以擅除擢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厅通判

    官名。清置,见“厅同知”。

  • 勾押官

    吏名。五代州县属吏有勾押官、都勾押官,掌征收两税钱谷等事务。宋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前,大宗正司、三班院、诸监、客省、军头引见司、皇城司、内东门司、管勾往来国信所、御厨及金吾街仗司皆置,

  • 王府功曹史

    官名。梁始于皇弟皇子府设功曹史,陈沿置。北齐王府亦置此职。参见“王府功曹参军事”。

  • 逐贼军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追捕京畿盗魁而设。《魏书·张赦提传》: “赦提设防遏追穷之计,宰司善之,以赦提为逐贼军将。”

  • 币制局提调

    官名。清末度支部币制局长官。宣统二年(1910)设。一人,正三品,由本部左、右丞兼充。掌提挈全局事务。

  • 三旗包衣前锋营

    简称“包衣前锋营”,旧名“解马营”。清朝内务府中负责演习马上技艺之军事组织。乾隆十三年 (1748) 置。每旗设委署前锋参领二人,前锋校二人,委署前锋校二人,蓝翎长四人。内务府所属军队。清乾隆十三年(

  • 文书名。清朝高级官署间所使用的平行文。如在京部院之间,各部院与各省总督、巡抚、将军、都统之间,总督与巡抚之间,司道之间等相互行文均用之。文武衙门之间,如督抚与提督、巡抚、司道与总兵,布按二司与参将、游

  • 曜武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下,二十三年改为四品。武官名。北魏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正四品下。

  • 词林

    宋以来翰林院之通称。宋仁宗至和元年(1054) 九月,仁宗飞白书“词林”二字以赐翰林院,故有是名。明朝洪武初年于皇城内建翰林院,亦扁其额曰“词林”。指翰林。《玉海·康定赐翰林飞白书》:“王洙为学士,仁

  • 协理处长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邮政总局各处置,相当于副处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