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散官

散官

官名。指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,与职事官相对而言。汉朝无此专名。东汉献帝建安年间(196—220),曹操置散官骑从。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年(404)置散官五等:五品散官比三都尉,六品散官比议郎,七品散官比郎中,九品散官比舍人。如百官有缺,则于中擢补。孝文帝太和十一年(487)置散官员一百人。隋朝定散官之制,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者,无职务者为散官。散官仅加于文武官有德声者,并不理事。唐朝又分文散官、武散官。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凡二十九阶,武散官自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尉凡四十五阶; 凡九品以上职事,皆带散位。散位按门荫结品,按劳考进叙,谓之叙阶。散官与职事官品级不一定一致,通常低级散官而任较高级职务者为“守某官”,高级散官而任低级职务者为“行某官”,待遇仍按其散官品级。散官亦称阶官。宋朝沿袭唐制,文散官仍为二十九阶,武散官减为三十一阶。元丰(1078—1084)改制废,另以节度副使、团练副使、长史、司马、别驾、司户、司士、文学、助教为九等散官,亦称为寄禄官。金、元用以表示官员品级,有文、武两类,品级与职事官品级未必一致,亦有“”、“”之制。明朝一称阶官,指获有散阶的官员。散阶属荣誉称号。明初沿元制,洪武九年(1376)定文、武官员散阶。文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将仕佐郎,共四十二阶; 武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忠显校尉,共三十阶。分别由吏部验封司和兵部武选司给授,宦官散阶不从此例。洪武四年定,自中正大夫至司直郎,共十阶。钦天监监官,洪武四年设正仪大夫至分朔大夫共七阶,十四年改从文官散阶给授。光禄寺寺官则依官员出身而授予不同的散阶。洪武十年规定,出身宦官从内官散阶;出身流官同文官散阶;出身庖人,自尚膳大夫至执膳郎,共八阶。散官给授与考满相关。官员授职,即于对应品级内初授散官。三年初考、六年再考称职事者始得升授、加授散官。清朝凡文、武官员封赠,各有十八阶。文职正一品为光禄大夫,从一品荣禄大夫,正二品资政大夫,从二品通奉大夫; 武职正一品为建威将军,从一品为振威将军,正二品为武显将军,从二品为武功将军。


闲散没有职事的官称散官,其制始于汉朝,其名始于隋,金元以后也称官阶为散官。汉朝对大僚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赐名号,而实无职守;魏晋南北朝因之。到隋朝,始定散官之制;散官称号表示官的级别,职事官称号表示官的职务。唐代文散官共二十九阶,有开府仪同三司、特进、光禄大夫、金紫光禄大夫、银青光禄大夫、正议大夫、通议大夫、太中大夫、中大夫、中散大夫、朝议大夫、朝请大夫、朝散大夫、朝议郎、承议郎、奉议郎等;武散官共四十五阶,有骠骑大将军、辅国大将军、镇军大将军、冠军大将军、怀化大将军、怀化将军、云麾将军、归德大将军等。唐代以散官定班位,以职事官定其职守。职事官的品级与散官的品级,也许一致,也许不一致。散官按资而叙,职事官则由君主量才任职,故有时职事官品阶很高,而散官之品阶则较低。到唐末,低级武官其散官品阶则很高。到了宋朝,原唐代的散官、职事官的品阶仅表示身份,表示俸禄的高低,而真正的职务,则另有名称。元丰以后,才复依唐制。明朝则职居几品,即授几品官,故无散官之名。到清朝,有高品阶之衔而任低品之官者,如县官为七品,也许由五品衔的担任;另外,清代无职之人,也可得虚衔封典,如五品空衔,即可得奉政大夫之阶官,其章服即可按五品之制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六》、《新唐书·职官一》、《历代职官简释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礼物局

    官署名。南宋置,掌造每年遣国信使所用礼物。孝宗隆兴二年(1164),并入文思院。官署名。宋置,掌造每年向契丹或金派遣贺正旦或贺生辰国信使所用礼物,隆兴二年(公元1164年)并入文思院。

  • 左庶侍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置,详见“庶侍下士”。

  • 国王

    1、秦以前天子称王、或国王,如文王、武王等。2、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,如秦王、赵王、燕王、韩王、楚王、齐王、魏王等。3、西汉时,诸皇子封王,有封国,称国王。如齐王、吴王、楚王、赵王、代王。凡王而

  • 国主

    1、国君、皇帝。李少卿(陵)《答苏武书》:“故欲如前书之言,报恩与国主耳。”2、次于皇帝的称号。五代南唐李璟奉北周年号,自称唐国主,北周称他为江南国主。《五代史·南唐世家》:“世宗赐璟书曰,皇帝恭问江

  • 司成馆

    官署名。即国子监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国子监。官署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,改国子监为司成馆,祭酒曰大司成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国子监》,参看“国子监’条。

  • 复姓

    因过继,收养等关系改用他人姓氏,及后归宗,要求恢复本姓者,称为复姓。清制,凡官员复姓,京官由各该衙门咨部,旗员由本旗咨部,分别取具同乡京官印结和本佐领图记。在籍候补汉京官,由本籍总督巡抚咨部; 外官,

  • 宫卿

    官名。①大长秋别称。《后汉书·定者传》:“(郑众)遂享分土之封,超登宫卿之位。”李贤注:“宫卿谓为大长秋也。”②太子左庶子别称。《旧唐书·李纲传》: “左庶子唐令则自请奏琵琶”,“纲白勇曰:‘令则身任

  • 南北东西督冶掾

    官名。西晋时以卫尉统诸冶令,置南北东西督冶掾,以督察铁冶之事。东晋省卫尉,诸督冶掾亦废。

  • 帐下吏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军中官佐。《三国志·乐进传》:“以胆烈从太祖,为帐下吏。”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为军中佐官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乐进传》:“(乐进)容貌短小,以胆烈从太祖,为帐下吏。”

  • 大农寺卿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大农寺长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