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教官

教官

①《周礼》叙述的负责民众教化的官僚机构。以司徒为官长。《周礼·地官·序官》: “乃立地官司徒,使帅其属而掌邦教,以佐王安抚邦国。教官之属,大司徒卿一人,小司徒中大夫二人”等。②学官统称。宋、元、明、清之府、州、县学教授、学正、教谕、训导等,通称教官。③ 军队中司教练之官统称。


1、掌管教化的官员。《周礼·地官·司徒·序官》:“教官之属,大司徒卿一人,小司徒中大夫二人……,疏:“自此以下,至槀人,总六十官,皆是教官之属。”

2、掌管教育和学校的官员。前汉有郡文学;后汉有学官祭酒,曹魏有文学祭酒,蜀有典学从事;晋有儒林祭酒;宋齐梁陈有儒林参军、文学祭酒、儒林祭酒;北魏置郡博士,北齐和隋因之;唐代府置文学。其后,除辽代府置博士外,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府学皆置教授。州学,宋金置教授,元明清置学正。县学,元明清置教谕、训导。见《历代职官表第四十六表》。这些官员,统称教官,又叫学官,校官,掌管教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德佐骑尉

    散阶称号。清朝武职从五品之封赠。初,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五品封武略将军,乾隆二十年(1755)改武略郎; 属八旗者从五品封奉政大夫。三十二年,统一为武略郎。五十一年,改此称,遂为定制。官名。清朝武阶从五品

  • 典给署

    官署名。金章宗明昌三年(1192)由钩盾署改置,掌宫中所用薪、炭、冰、烛,隶太府监。置令、丞、直长等职。

  • 勒留官

    宋朝在京诸司吏人任职年满,应出职授官而复令留司继续任吏职; 或在任差遣得替后,归本司祗应者,称勒留官。勒留官依一定选限,可出职授官。宋承唐制,在京诸司任满有出职资格的吏人仍命留任或已出职得差遣的吏人,

  • 墨曹参军、行参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墨曹”。

  • 判都磨勘司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员一人,以朝官充任,总领三司都磨勘司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随三司废。

  • 尚饮小底

    杂役名。辽朝宫中置,属著帐户司承应小底局。充御帐、皇太后、皇后等帐杂役,掌饮酒、茶、水等事。例以著帐户充任。

  • 长吏

    ①地位较高的官吏。战国秦官制,年俸二百石至四百石粮谷的官吏皆称长吏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仓律》: “长吏相杂以入禾仓及发。”汉朝一般称六百石以上官吏为长吏。然县丞(尉)秩虽四百石至二百石,亦与县令(长)

  • 暏鲁华

    即“秃鲁花”。

  • 宝桂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广西之铸钱局。康熙六年(1667)置局。雍正九年(1731)改今名。设监铸官一人、布政使于所属官内任便选充。掌理本省鼓铸事宜。

  • 大君

    天子,国君。《周易·师》:“大君有命,以正功也。”《周易·临》:“知临,大君之宜,吉。”见(十三经注疏·周易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