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州长

州长

①周朝州府最高行政长官。《管子·立政》:“分国以为五乡,乡为之师; 分师为五州,州为之长。”一说即“州伯”,是为二百一十国之长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于千里之外设方伯。二百一十国为州,州有州伯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州伯命藏诸州府。”孔颖达疏:“州伯则州长也。”②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乡大夫属员。中大夫爵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一州政教法令。③新莽天凤元年 (后14) 置,六郊州长各一人,人主五县。④西魏、北周州长上士和州长中士简称。参见“州长上士”。


官名。周设此官,为州的长官,掌其州的教治政令等。《周礼·地官·州长》:“州长,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。正月之吉,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,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,以纠其过恶而戒之……凡州之大祭祀、大丧,皆涖其事。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,则帅而致之,掌其戒令,与其赏罚。岁终,则会其州之政令。”注:“二千五百家为州。”疏:“一乡管五州,中大夫一人为州长。”九州方伯也称州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手板

    ①官员用具,即“笏”。上朝时执,有事书其上,晋朝以后始称为手板,亦称手版。但尚书省长官所持仍称笏。②明、清时属官谒见长官时专用的一种名帖,亦称手版或手本。有红禀、白禀之分。

  • 典卫司令丞

    官名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公元1189年),世宗才人、宝林位各设典卫司,属宣徽院。主官为令,下设丞、直长。泰和五年(公元1205年)以崇妃薨罢。兴定元年(公元1217年)复设。

  • 妃仪

    内命妇名。宋置,为皇帝之妾。

  • 市吏

    官名,汉置,掌管市场贸易。《后汉书·酷吏列传·樊晔》:“初,光武微时,尝以事拘于新野,晔为市吏,馈饵一笥,帝德之不忘,仍赐晔御食,及乘舆服物。”

  • 藩言馆

    清末理藩部所属培养蒙语翻译的专门学校。理藩院改部以后,将理藩院时期的蒙古官学加以扩展,改称藩言馆。

  • 天辟

    皇帝的称谓。《汉书·五行志》:“天子曰天辟。”

  • 大国舅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署。掌国舅乙室巳、拔里二帐事务。太宗天显十年 (935),合皇太后二帐为国舅司; 圣宗开泰三年 (1014),又并乙室巳、拔里二帐为一,与国舅别部为二国舅帐。统归大国舅司管辖。置太师

  • 监御令

    参见“监御曹令”。

  • 中黄门博士

    宦官名。北齐置,员四人,属长秋寺中黄门署。

  • 借款各路提调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二月设。掌卢汉、松沪各官办铁路交涉借款与建设事宜。置提调一人 (亦称五路大提调) 总其事。十一月,改为铁路总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