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少宰

少宰

官名。①春秋时楚、宋等国置。太宰之副。执政之一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: “向带为大宰,鱼府为少宰。”②宋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改尚书右仆射为少宰,令兼中书侍郎,行宰相之职。钦宗靖康元年(1126),复旧。③明、清吏部侍郎别称。


官名。l、助大宰管理政令。后称小宰为少宰。见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。春秋时楚国设此官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少宰如晋师,曰:寡君少遭闵凶,不能文。”

2、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大宰少宰。宋代左右仆射掌佐天子议大政,贰令之职,与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之任。徽宗政和中,改左仆射为太宰,右仆射为少宰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一·左仆射》。

3、称吏部侍郎为少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领随路打捕鹰房民匠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设于世祖中统二年(1261),掌旭烈兀位下民匠七千余户。至元十二年(1275)归还朝廷,隶中书省兵部。秩从三品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各一员,副总管二员。官署名。元代有打捕户,专门为皇室及诸王捕猎禽

  • 中宫卫尉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为皇后之卿。掌宫门卫屯兵。

  • 诏制

    皇帝的命令称诏制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命为制,令为诏。”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权臣放纵,矫称诏制。”

  • 直事令史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八品上。

  • 邺东西市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都邺,城内有东、西二市,分别置东西二市署,隶属于司州牧。二市署分掌商业贸易的管理,各以令、丞为正副主官。

  • 马群侍中

    官名。辽朝北面群牧官。掌养马,位在马群太保下。

  • 太子右春坊谒者

    官名。北宋真宗天禧二年(1018)置为东宫属官,以左右监门副率兼。仁宗即位,遂省。

  • 鸿德苑令

    官名。东汉桓帝延熹元年(158)初置,秩六百石。官名,汉置,俸六百石,掌鸿德苑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延熹元年春三月已酉,初置鸿德苑令。”注:“苑令一人,秩六百石。”

  • 巡察科道

    明代监察御史“代天子巡狩,所按藩服大臣、府州县官诸考察,举劾尤专,大事奏裁,小事立断。”其出使专任纠察,多以职务为使名,但总为十三道监察御史之任。到清朝,以六科(吏户礼兵刑工)给事中与各道御史共同担任

  • 器物局大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器物局的主官,见“器物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