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宗正丞

宗正丞

官名。秦、西汉为宗正副贰,秩千石,协助管理皇族外戚事务,参与审判宗室诏狱,由宗室充任。平帝元始四年(后4)改宗正为宗伯后罢。东汉复置,秩比千石。魏、晋、南朝沿置,或以他姓暂代。魏、晋、宋七品,梁四班,陈八品、六百石。北魏、北齐为“大宗正丞”省称。隋、唐、五代置为宗正寺佐官,位次少卿,员二人,掌判本寺日常公务。亦称“宗正寺少卿”。隋初正七品,炀帝改从五品,唐从六品上。唐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宗丞、司属丞,寻各复旧。玄宗开元二十年(732)后悉以宗室充任。北宋沿置,初为五品寄禄官,别遣宗姓朝官以上知丞事,处理日常事务。真宗大中祥符九年(1016)以后,又作差遣,以郎中以下兼任。如卿、少卿缺,则代理寺务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单置为职事官,佐理寺务,不专用宗姓,从七品。南宋或置或省。辽朝为南面朝官,无具体职掌。参见“宗正”、“宗正寺”。


官名,秦汉皆置,俸比千石,为宗正卿之副,佐卿行职事。参看“宗正卿”条。后世多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秋寺少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长秋寺的佐官,见“长秋寺”。

  • 计臣

    谋臣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臣闻明主绝疑去谗,屏流言之迹,塞朋党之门,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。”又如《孔丛子对魏王》:“子高谓魏王曰:臣入魏国,见君之二计臣焉,张叔谋有余,范威智不逮。”

  • 迎从事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为州属官,掌迎接新任长官诸事,多为长官亲信。王谌曾任此职。

  • 医正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太医下大夫医正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明甲将军

    殿廷卫士名。明置,见“大汉将军”。

  • 殄寇果毅都尉

    将官名。金章宗泰和六年(公元1206年)侵宋时置,位在折冲都尉下,掌领兵作战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北院左中丞

    官名。辽置,属北枢密院,与北院右中丞同为总知中丞司事的佐官。见“北枢密院中丞司”。

  • 典客令

    官名。西晋改客馆令置,为典客署长官,隶大鸿胪。南朝复改名客馆令。梁、陈称典客馆令。北齐复置,为鸿胪寺典客署长官。隋初置二员,正八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典藩令。唐朝复旧,置一员,从七品下。宋朝存

  • 定边左副将军

    官名。亦称“乌里雅苏台将军”。清朝派驻乌里雅苏台之最高行政长官。雍正九年(1731)设,统辖外蒙古唐努乌梁海、喀尔喀之土谢图汗、赛音诺颜、车臣汗、札萨克图汗四部及所附额鲁特、辉特二部之官族、军务、财赋

  • 提职

   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。战国时各国即已通过考核和调查,对有政绩的官员,一般均予提升职务,提职的幅度则依其政绩卓著与否而定。历代均沿行之。如明代宣德年间温州知府何文渊、崇祯年间大理寺推官陈良谟,均以考绩上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