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守道

守道

官名。又称分守道。明清道员之一。主掌钱谷之事。如再兼某衔者,则更兼管其事。明朝永乐(1403—1424) 年间,常派方面官巡视民瘼,遂定布政司之右参政、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。共设六十道。两京不设布政司,守道无所属,则寄衔于邻近省之布政司。清顺治 (1644—1661) 中沿设,前后共二十人,除数省不设外,设者多则三人,少则一人。各道员或通辖全省,或分辖三四府州,皆因事设官,裁设衔额无定,带原品衔充任。十六年定各道均兼布政使司衔。乾隆十八年 (1753)裁参政、参议等衔,定为正四品官。守道由此从临时性之“差使”,转为实官。嘉庆四年 (1799) 准其密折奏事。加之兼衔者多,事权益重,渐与布、按二司并论。所属有库大使、仓大使、典吏、攒典等员分办事务,皆因地建置,不备设。宣统三年 (1911),清亡遂废。


官名。明代布政司设参政、参议,分司诸道,督察州县。清初沿用明制,布政司置左、右参议,称为守道。初辖一府,后辖数府或一省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布政司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布、按二司》、《清通典·职官十二》、《历代职官简释·守道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宗伯

    官名。① 《周礼》大宗伯属官。亦称少宗伯。中大夫爵,一说为周朝置。主要掌建国之神位,佐大宗伯。② 隋、唐后礼部侍郎别称。③西魏、北周置。春官府“小宗伯上大夫”省称。员二人,正六命。协助大宗伯卿管理礼仪

  • 木正

    官名。传说颛顼氏所置五行之官,亦即春官。死后为神,称句芒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 “自颛顼以来,为民师而命以民事,有重黎、句芒、祝融、后土、蓐收、玄冥之官,然已上矣。” 应昭注: “颛顼氏代少皞氏者也

  • 管领种田打捕鹰房民匠等户万户府

    官署名。秩正三品,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(1261),掌归德、亳州、宿州等二十余城蒙古军、汉军种田户差税,原隶东道诸王塔塔儿位下,后改属皇后中宫,隶中政院。置万户、经历各一员。下辖管领大名等处种田诸色户总

  • 纸官令

    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有丞。隶少府卿。

  • 社稷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元大德元年(公元1297年)始置,秩从六品。掌祭祀社稷之事。设令二人,从六品;丞一人,从七品。

  • 监门直事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、右监门率统领之监门直长,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此名,增为六十人,唐朝复名监门直长。

  • 多田

    官名。殷朝置。武官。主征伐、田猎及驻防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二七八九三片: “以多田伐又封。”

  • 玉堂署

    官署名。汉朝侍中有玉堂之署,也是待诏之处,在未央宫玉堂殿。玉堂署属少府,其长官称长,掌玉堂署诸事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黄门署长、画室署长、玉堂署长各一人。丙署长七人。皆四百石。本注曰:宦者。各主中宫

  • 太子右虞候率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太子右虞侯开府置,正四品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太子右清道卫率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复名右虞候率,玄宗开元元年(713)又改右清道率。

  • 雁门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武帝时有雁门将军李广。广原为骁骑将军,因出雁门击匈奴,故名。即骁骑将军李广。汉武帝派李广出雁门击匈奴,故称雁门将军。将军,掌帅兵征伐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……代郡将军敖,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