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常

太常

官名。西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由奉常改名。一说西汉初已有此名,惠帝时改为奉常,景帝时复旧。秩中二千石,位列九卿之首,官居清要,职务繁重,多由列侯充任。主管祭祀社稷、宗庙和朝会、丧葬礼仪,管理皇帝陵墓、寝庙所在县邑,每月巡视诸陵,兼管文化教育,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、荐举、补吏亦由其主持。置丞一员,辖太乐、太祝、太宰、太史、太卜、太医、都水、均官等令、长、丞及诸陵邑令。西汉中期以后职权逐渐分化削弱,考试之权转归尚书,陵邑划属三辅。新莽时改名秩宗。东汉复旧,裁省属官,唯置丞一员,太史、太祝、太宰、大予乐令、丞,博士祭酒,陵庙园等令; 亦不必定由列侯担任,秩中二千石。三国沿置,魏三品,置丞、主簿、博士、协律都尉、国子祭酒、太学博士及太庙、太祝、太乐、诸陵园邑令、丞等属官。西晋三品,增设鼓吹令、丞。东晋省宗正,其属官除太医外皆归太常。南朝宋三品,又辖明堂、乘黄令,南齐不领乘黄,增廪牺令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从一品下,二十三年改三品。南北朝礼仪郊庙制度由尚书八座及仪曹裁定,太常位尊职闲。梁及北齐改称太常卿,然亦常省称为太常。参见“太常卿”。


官名,两汉皆置。汉初名奉常,景帝中六年改名太常,掌宗庙礼仪。有丞。属官有太乐、太祝、太宰、太史、太卜、太医六令丞,均官都水两长丞,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等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)。王莽时改称秩宗(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)。东汉称太常,卿一人,俸中二千石,掌礼仪祭祀。每祭祀,先奏其礼仪;及行事,常赞天子。每选试博士,奏其能否。大射、养老、大丧,皆奏其礼仪。每月前晦,察行陵庙。丞一人,俸比千石,掌行礼及祭祀小事,总管曹事、其官署掾史,没固定人数,随事而定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魏晋沿置。其后改称太常卿或太常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刑部右曹

    即“刑部右厅”。

  • 禁圃令

    官名。西汉属水衡都尉,有丞、两尉。东汉省。官名,汉置,属水衡都尉,掌管禁圃。禁圃,是皇帝的花园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水衡都尉,武帝元鼎二年初置,掌上林苑,有五丞。属官有上林、均输、御羞、禁圃……

  • 甘肃行省

    即“甘肃等处行中书省”。

  • 西南路招讨司

    即“西南面招讨司”。

  • 右少司卫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东宫司卫上大夫属官,佐其统率东宫卫士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见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四○九《苏慈墓志》。

  • 左街仗司

    见“金吾街仗司”。

  • 木官

    官名,也称木正,汉置,掌林木选材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上·蜀郡》:“严道(县),有木官。”官名。西汉时蜀郡有木官,在严道县。

  • 爨僰军

    即寸白军。

  • 三司承受御宝凭由司

    官署名。宋真宗天禧三年(1019)置。凡内庭向诸司库务须索物品,入内内侍省传宣合同司以合同凭由发付各库务,各库务支给物品后,将合同凭由申缴御宝凭由司,置籍登记,以防欺弊。官署名。宋置,属三司。凡内廷向

  • 左右街僧录司

    官署名。唐代始置左右街僧录司,宋代沿置,属鸿胪寺。掌寺院僧尼帐籍及僧官补授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