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医院吏目
官名。明、清太医院所属之医官。各精一科,专为皇帝、后妃等治疗疾病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设,一人,从九品。隆庆五年(1571)定设十人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置,初为三十人,后为二十六人,皆汉员。七品、八品各十三人。由医士升补。
伎术官。明清置,属太医院,掌医疗之事。明制秩从九品,初设一人,隆庆五年(公元1571年)定设十人。清制员额二十六人,初由各省选派,经太医院考选补用,后改由医士升任。
官名。明、清太医院所属之医官。各精一科,专为皇帝、后妃等治疗疾病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设,一人,从九品。隆庆五年(1571)定设十人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置,初为三十人,后为二十六人,皆汉员。七品、八品各十三人。由医士升补。
伎术官。明清置,属太医院,掌医疗之事。明制秩从九品,初设一人,隆庆五年(公元1571年)定设十人。清制员额二十六人,初由各省选派,经太医院考选补用,后改由医士升任。
见“四门直讲”。
官名。亦称骅骝令。三国魏置。掌饲宫廷用马,隶太仆。西晋沿置。皆七品。东晋以后常省太仆,遂改置骅骝厩丞,隶门下省。北齐所置称骅骝令。官名,也称骅骝令,三国魏置,属太仆,掌饲养宫廷用马。西晋沿置,东晋省太
官名。元置,为修内司的主官,见“修内司”。
官名。清朝福建海军长官。同治九年(1870)任福建水师提督为轮船统领,始置。从一品,掌督率福州船局轮船。光绪五年(1879)改为福建总统水师。
官名。元置,为典瑞院的佐官,秩正四品,员额二人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驼牛署”。
官名,又名厩啬夫、厩苑啬夫,秦汉皆置,为县属吏,主马厩,掌养马。参看“啬夫”、“厩啬夫”条。
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十年(1140)置,为从四品贴职。参见“贴职”。官名,宋高宗绍兴十年(1140年)置,位次于学士、直学士,掌更直备顾问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》,参看“敷文阁学士”条。
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下军将的副手,下卿爵。时晋置上、中、下三军,皆设将、佐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蒙藏院的长官。见“蒙藏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