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理监

大理监

官名。①即廷尉监,西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更名,武帝建元四年(前137)复旧,哀帝元寿二年(前1)又改。献帝建安(196—220)末魏、吴建国初皆置,秩六百石、六品,称帝后复名廷尉监。②大理寺属官,北齐置一员,六品。隋朝沿置,文帝开皇三年(583)罢。


官名,即廷尉监,掌刑狱审判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廷尉》:“廷尉,秦官,掌刑辟,有正、左右监,秩皆千石,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。”东汉称廷尉监,有左监而无右监,六百石,掌评决诏狱。三国时魏、吴建国前置大理监,建国后改称廷尉监。北齐置大理寺,长官称卿,属官有监,也称大理寺监,掌监察。隋朝大理寺也置监,掌刑狱审议。参看《二十六史大辞典·中国历代职官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流内视品

    流内九品三十阶之外,隋朝又有十四等,行台尚书令为视正二品,又有视从二品、视正三品、视从三品、视从四品、视从五品,以下为视正、从六品,视正、从七品,视正、从八品,视正、从九品。唐朝又有视流内起居,五品至

  • 三尹

    清朝县主簿之别称。

  • 大都醴源仓提举

    官名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公元1288年)置,属光禄寺,秩从六品,掌受香莎苏门等酒材糯米,乡贡麹药,以供上酝及岁赐诸王百官。设提举一人为主官,下设大使、副使各一人。

  • 副邮务长

    邮务人员职名。见“邮政总局”。

  • 权发三司使公事

    官名。见“三司使”。

  • 逋逃之臣

    逃亡的臣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受其逋逃之臣。”

  • 演法

    分见“左演法”、“右演法”。

  • 右骠骑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蜀后主置。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: “景耀二年(259)复增置右骠骑将军。”参见“骠骑将军”。将军名号,三国蜀后主置,掌帅军作战。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:“景耀二年复增置右骠骑将军。”

  • 皇帝的省称,封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诸王、通侯、将军、群卿、大夫已尊朕为皇帝,而太公未有号。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

  • 国民政府主席行辕

    区域性的军事指挥机关。抗日战争胜利以后,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民国三十五年(公元1946年)五月撤销,而蒋介石在林森死后已复任国民政府主席,并经民国三十二年(公元1943年)九月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