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惕隐司

大惕隐司
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署。掌皇族之政教。四帐皇族由大内惕隐司管理,二院皇族由二部惕隐(会同元年(938)改称司徒)管理,皇太子惕隐司掌皇太子宫帐之事,皆统于本司。


官署名,也称“大内惕隐司”。辽代设此官署,掌管皇族四帐的政教。设大内惕隐(也称惕隐、梯里己)、知大内惕隐事(或称知惕隐事、知惕隐司事)、大内惕隐都监等官,掌管司内事务。参看《辽史·百官志一·北面皇族帐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印铸局局长

    官名。清末责任内阁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四月设责任内阁。始置。一人,简任。承总理大臣之命管理局务,并监督指挥所属各官。

  • 通政院副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通政院的佐官,见“通政院”。

  • 泉府官

    泛指泉府官员,参看“泉府”、“泉布”条。

  • 典东袍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东王府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参见“典袍”。

  • 行府推官

    官名。宋太祖开宝二年(969),于太原行府置,佐权知行府事理行府事务。

  • 彰德威武卫

    即“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”。

  • 湖广行省

    “湖广等处行中书省”简称。

  • 制图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军咨处第四厅所属机构。宣统元年(1909)设。负责绘制军事地图。置局长一人,由第四厅第三科科长兼任,下设经理委员、艺师、科员、艺士若干。三年,改属军咨府。

  • 财政次长

    官名。民国初期设此官,为财政部副长官,相当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。

  • 官诰院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属吏部。掌颁行官员的封授命令。设提举二员领院事,以吏部郎中、翰林修撰各一人充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