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子祭酒

国子祭酒

官名。西晋武帝咸宁 (275—280) 中立国子学,置一员为长官,掌教授生徒儒学,主管国子学,参议礼制,隶太常。南朝宋国子学虽省置不常,而祭酒则常置。南齐高帝建元四年 (482) 置国学,置一员,位比诸曹尚书。梁置一员,总领国子学、太学,隶太常卿,位十三班。陈三品、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四品上,二十三年升为从三品,专领国子学。北齐不隶太常,置为国子寺长官,一员,从三品,与九卿地位相当,领国子、太学、四门三学,主管全国教育行政。隋朝沿置,一员,初隶太常,统国子、太学、四门、书算学,文帝开皇十三年 (593)不隶太常,改为国子学长官,仁寿元年(601)罢,唯置太学,以博士领之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置国子监,仍置一员。唐朝置为国子监长官,一员,从三品,主管全国教育行政。总领中央国子、太学、广文、四门、律、书、算七学及地方学校,每年考核学官训导功业; 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大司成,咸亨元年 (670)复旧; 武则天垂拱元年 (685)改名成均祭酒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复为国子祭酒。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置一员,从四品,掌国子监及太学、武学、律学、小学之政令。辽朝国子监置。金朝沿置,正四品,统国子学、太学。元世祖至元 (1264—1294) 初以许衡为集贤馆大学士、国子祭酒,教国子与蒙古大姓四怯薛人员,至元二十四年定置一员,从三品,掌学之教令,以德尊望重者为之; 蒙古国子监于至元二十九年仿汉人国学例,置一员,从三品。朱元璋吴元年 (1367) 定国子学官制,置一员,正四品,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改学为监,置一员,从四品,永乐元年 (1403) 北京国子监置一员,十八年迁都北京,遂有南北监祭酒之分,均一员,从四品; 中都国子监亦置,洪武二十六年罢。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,初择有学行者任之,后由翰林院官迁转。清顺治元年 (1644) 置,满、汉各一员,满员三品,汉员从四品,顺治十六年俱定从四品,兼太常寺少卿衔,掌官学训导之法,释奠则综典礼仪,天子视学则执经进讲; 光绪三十一年(1905)随监罢。


学官。汉置博士祭酒(见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博士祭酒》),晋武帝咸宁四年始立国子学,置国子祭酒、博士各一人、助教十五人,以教生徒。其后,历代因之;掌领太学、国子学,或国子监所属各学。清末改学制,废。见《晋书·职官·太常》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赞乐女史

    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,四品。

  • 赤县

    唐朝指县治设在京城的各县,西京以长安、万年等为赤县,东京以河南、洛阳等为赤县,北京以太原、晋阳等为赤县。金、元二朝以首都所在地设置的县称赤县,即大兴、宛平二县。金赤县秩从六品,元赤县秩正六品。1、“赤

  • 尊号

    君主时代,臣下以尊崇的名号进于皇帝,或嗣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,后为皇太后、太皇太后等,均谓之上尊号。

  • 中卿

    爵名。周朝官制卿爵至春秋初期有上,下之别,后又分为上,中、下三等。中卿为卿爵第二等。《公羊传·襄公十一年》: “三军者何?三卿也。”何休注: “卿大夫爵号,大同小异。方据上卿道中、下,故总言三卿。”诸

  • 威捷军钤辖

    官名。金选弩手千人,名威捷军,属拱卫直使司,泰和四年,以其备边防,置钤辖(正六品)领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·威捷军钤辖》。

  • 咒禁博士

    官名。隋朝太常寺太医署置,二员; 唐朝沿置,一员,从九品下,掌教咒禁驱邪之术。医学学官名。隋唐置,属太医署。掌教咒禁生以咒禁,以祓除邪魅为厉。唐代咒禁博士员额一人,从九品下。所教咒禁生,员额十人。古代

  • 马军行司

    官署名。南宋孝宗乾道七年(1171)置于建康府(治今江苏南京),统侍卫马军司移屯军队。因设于临安之外,故称。迄南宋后期不变。

  • 晋阳宫署

    宦者官署。北齐置,属长秋寺。设令、丞、宫教博士等,掌晋阳宫庶务。

  • 太子骑官备身别将

    参见“太子骑官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大资

    宋朝资政殿大学士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