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善后会议

善后会议

北洋政府时期违反《临时约法》的非法议会之一。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十月,冯玉祥秘密回师北京,举行反直系军阀的武装政变,囚禁了总统曹锟,推倒了国务总理颜惠卿,并驱逐溥仪出故宫。北京政变以后,冯玉祥电请孙中山北上,共商大计,并将自己的军队改称国民军,表示倾向革命;同时又和张作霖一起请皖系大实力派段祺瑞出山,成立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”。段、张都热衷于推行独裁统治,与冯的政见不同,于是就排挤冯玉祥。段、张为了掩饰其独裁统治,骗取人民的支持,并企图拉拢和软化孙中山,表示欢迎孙中山北上。孙中山决定北上时,于此年十一月十日以中国国民党总理的名义发表宣言,主张召开国民会议解决国是,并先召开预备会议。十二月三十一日孙中山抵达北京,段祺瑞则已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就临时执政职,并在通电中主张在一个月内召集善后会议,三个月内召集国民代表会议,与孙中山的主张相违背。十二月二日临时执政府的国务会议通过《善后会议条例》,不顾孙中山是否赞成,就于二十四日公布,三十日复通电各方召集会员。次年二月一日孙中山正在重病之中,善后会议居然开幕。善后会议的会员共一百六十六人,分为四类:一、有大勋劳于国家的(只有孙中山和黎元洪两人);二、讨伐贿选、制止内乱各军最高首领;三、各省区及蒙、藏、青海军民长官;四、有特殊资望、学术、经验,由临时执政聘请或派充的,不得超过三十人,前三项会员不能出席时,可派全权代表参加。会员中绝大多数全是实力派,善后会议的实质就是打垮了直系军阀以后的权力分配会议。主要议决下列各事项:一、国民代表会议的组织方法;二、关于改革军制事项;三、关于整理财政事项;四、临时执政交议事项。其议决案,咨由临时执政执行。设议长、副议长各一人,由会员互选。会内设秘书厅,秘书长由临时执政派充,主持厅务;并得就应行议决的事项设置专门委员会,审查交议各案,并得出席大会报告或陈述意见。委员人选由临时执政聘请或派充。善后会议的开会和闭会均由临时执政决定。会期预定一个月,必要时得延长二十日。实际上第一次大会于四月二十一日结束。此后并未召开过全体会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昭武都尉

    散阶称号。清朝武职正四品之封赠。初,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四品封明威将军,乾隆二十年(1755)改昭武大夫,属八旗者正四品封中宪大夫。三十二年,统一为昭武大夫。五十一年,改此称,遂为定制。官名。清置,清代武

  • 进义副尉

    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 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正名军将置,位进武副尉下、守阙进义副尉上,属无品武阶官。金、元亦置,为武散官三十四阶最末一阶。金为从九品下。元朝从八品,敕授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军

  • 公府户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西汉丞相府无户曹,其事掌于主计。东汉太尉府置掾属二十四人,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事。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设户曹掾、属各一人,后省。三国魏咸熙元年(公元264年)丞相府复置户曹掾、属;蜀吴无考。

  • 典东龙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东王府属官。据《贼情汇纂》卷三记载,东王杨秀清出行,“前后有龙灯各一条,故独有典东龙名目。”员额三百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

  • 流外官

    官制用语。唐朝称流外铨所管选人为流外官,如六品以下,九品以上官之子及州县佐吏,以其未入九流故称。

  • 周承休公

    封爵名,东汉建武二年封周后代姬常为周承休公,十三年改封姬常为卫公,以为汉宾,位在三公上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、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。

  • 文籍院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有监、少监。

  • 骁名将军

    参见“十骁将军”。官名。梁置。为百号将军之一,拟官六品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》。参看“骁雄将军”条。

  • 遂伯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遂人置。北周沿置。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分置左右遂伯中大夫,每方置一人,掌本方行政事务,下设小遂伯下大夫,小遂伯上士、小遂伯中士以佐其职,领遂大夫下大夫等官属。正

  • 上下

    春秋、战国时期作为公卿大夫、士的统称。《礼记·曲礼(上)》 : “君臣、上下、父子、兄弟,非礼不定。”孔颖达《正义》: “上谓公卿大夫,下谓士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