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勋司

司勋司

官署名。吏部诸司之一。详见“司勋”②。


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吏部四司之一,主勋赏之事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长官。司勋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二人,从六品上。掌官吏勋级之事。所属有主事四人,令史三十三人,书令史六十七人,掌固四人。五代亦置司勋司。宋初置判司勋司事一人,以无职事朝官充任,凡勋官之赐全由中书掌管,本司无所掌。元丰改制,始以郎中、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,掌管功勋酬奖、审复赏格,司内分十案:功赏四案,勋赏三案,检法案,知杂案,开拆案。所属有主事一人,令史一人,书令史六人,守当官四人,正贴司八人,私名五人。隆兴元年(公元1163年)省并,以司封官兼领。金元六部不分司,故无司勋司。明清称“稽勋清吏司”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田所

    官署名。宋徽宗政和六年 (1116),改稻田务置,掌京畿诸县荒地,召人承佃。宣和三年(1121),并入西城所。

  • 中侍郎

    官名。①十六国西秦置。《晋书·乞伏炽磐载记》: 永康元年 (412)“罢尚书令、仆射、尚书、六卿、侍中、散骑常侍、黄门郎官,置中左右常侍、侍郎各三人。”②宋徽宗政和六年 (1116) 置,为武臣阶官,

  • 小吏部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吏部司次官,亦称吏部下大夫、小吏部。员一人,佐吏部中大夫掌官员的选举与迁转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遂为吏部长官,称吏部下大夫。宣

  • 主泊山史

    县分职吏名。东汉置,见《隶续》一一《南安长王君平乡道碑》。因县境有泊潭山当平乡新道的要冲,故置吏以守护之。

  • 外夷通事

    官名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)置,隶鸿胪寺。以掌接待外国使臣及边远少数民族来朝之事。

  • 典客令

    官名。西晋改客馆令置,为典客署长官,隶大鸿胪。南朝复改名客馆令。梁、陈称典客馆令。北齐复置,为鸿胪寺典客署长官。隋初置二员,正八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典藩令。唐朝复旧,置一员,从七品下。宋朝存

  • 钟师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钟鼓演奏。《周礼·春官》: “钟师,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,府二人,史二人,胥六人,徒六十人”,“掌金奏。凡乐事,以钟鼓奏九夏”,“凡祭祀、飨食,奏燕乐。凡射,王奏

  • 同知储政院事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储政院的副主官,员额二人,秩正三品。

  • 枢机房

    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723)政事堂移中书门下后,置为五房之一,掌枢密之任,以宰相主其事; 后宠任宦官,枢密归内侍。

  • 威陇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,拟智武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仍拟智武将军等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