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院司空
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南大王院官员,在南院司徒下。
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南大王院官员,在南院司徒下。
见“小匠师下大夫”。
参见“司武上大夫”。
官名。唐置,见“控鹤府”。
官制术语。指以黄金为装饰的斧,本为帝王征伐专用。《尚书·牧誓》: “王左杖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后成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。三国以后极少数重臣在出征时假授黄钺,为皇帝授予的最高恩赐。其拥有的权力大于使持节
爵名。晋朝、南北朝、隋、唐为开国郡公、开国县公省称。宋朝置为十二等封爵第六等,食邑二千户以上,位在开国郡公上。参见“开国郡公”、“开国县公”。
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禁卫局长官。详“禁卫局”。
侯的家臣之一。西汉置,其职相当于太子洗马。东汉省。参见“太子洗马”。
官名。金朝设此官,正七品,掌灌溉民田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》。
县分职诸曹之一。隋代县有士曹,置士曹倥,至唐改称“司士佐”,参见该条。
官名。北齐置,员二人,隶太仆寺骅骝署。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骅骝署令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