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膳部司
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见“膳部司”。
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见“膳部司”。
官名。清末始置,北洋政府沿设,为税务处提调的副职。见“税务处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中尉无曾任此职,并为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南征诸军事、征西大将军,是总率诸军讨伐青、徐等地的统帅。
官名。隋恭帝义宁元年(617)置,以太尉唐公李渊为之,总掌军国机务。
官署名。详见“水衡都尉”。官署名,西汉元鼎二年初置,掌上林苑,其长官称都尉,“有五丞,属官有上林,均输、御羞、禁圃、辑濯、钟官、技巧、六厩、辨铜九官令丞。又衡官、水司空、都水、农仓,又甘泉上林、都水七
官署名。即右领军卫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右领军卫。
即“定课郎”。
官名。东汉置。《后汉书·梁统传》:“(建武五年〔后29〕)诏加统宣德将军。”三国魏沿置,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作五品。杂号将军名,东汉置,掌帅军征伐。《后汉书·梁统传》:“建武五年,统等各遣使随窦融长史
官名。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五月丁亥,改礼部为司宗时,由原礼部上士改名,为春官府司宗司次官,佐司宗中大夫掌礼仪的制订及执行,下设司宗中士、司宗旅下士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吏名。辽朝养马小吏。辽穆宗应历(951—969)初,女里为习马小底。
渤海国十卫之一,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,置大将军一人、将军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