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朝

内朝

①周朝时天子、诸侯有三朝,外朝一,内朝二。设于路门以外的内朝亦称治朝、正朝,是正式处理政务的场所,设于路门以内的亦称燕朝,是休息及与宗人商议私事的地方。一说设于路门之外的为中朝,路门之内的为内朝。见《周礼·夏官·司士》,《尚书·召诰》孔颖达疏引郑玄说。②指宫廷政治机构,即“中朝”。③指宫庭以内。《后汉书·和熹邓皇后传》载刘毅上书称颂邓太后:“正位内朝,流化四海。”④北魏以内官、内行官、中散官以及门下省诸官等皇帝的侍臣组成内朝,除宣传诏命,侍奉皇帝及监察诸曹官署和地方州镇外,亦享有与外朝公卿相同的参议军国大事的权利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后罢。见《魏书·崔浩传》。


朝,天子与群臣议政之处。内朝也称中朝,与外朝相对而言。从汉朝始,历代帝王多以亲信官员或宦者在宫禁之内商议政务,代替以宰相为首的外朝议政,故称内朝。也有用它代称宫廷之内的。《后汉书·邓皇后纪》:“正位内朝,流化四海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翊军郎

    官名。即太子诸率所领亲卫、勋卫、翊卫府左、右郎将,唐高宗永徽三年(652)改,显庆元年(656)复名郎将。

  • 操江

    官名。明朝设此官,又名提督操江,掌管江防事务。以副佥都御史任之。

  • 左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永昌元年(689)始置,隶尚书都省,员一人,从六品上,与左司郎中同为尚书左丞副贰,监管吏、户、礼部诸司政务,举稽违、署符目、知宿直,位在诸司员外郎上; 中宗神龙元年(705)省,次年复置

  • 宰衡

    王莽官名。西汉平帝元始四年(后4)置。王莽因伊尹为阿衡,周公为太宰,故采此二人称号为宰衡,加于安汉公之上以自尊。宰衡位上公,在诸侯王上,掾史秩六百石。三公言事称“敢言之”。出则尚书郎、侍御史、谒者、中

  • 静漠将军

    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正八品上。

  • 总领南面边事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南京兵马都管府官员。多由南京留守兼,统领对宋边界事务。

  • 装制敕匠

    杂任职名。唐制,属中书省,员额一人。

  • 东台侍郎

    官名。即门下侍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黄门侍郎置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黄门侍郎,玄宗天宝元年 (742) 又改门下侍郎。官名。唐设此官,为东台的副长官,侍从皇帝左右。唐高宗龙朔二年,改门

  • 令吏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等国置。县令属员。掌文书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 ·仓律》: “其病者,称议食之,令吏主。”

  • 甘边宁海镇守使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见“青海办事长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