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六尚

六尚

①官名合称。秦朝指给事殿中的尚冠、尚衣、尚食、尚沐、尚席、尚书。隋朝指内官尚宫、尚仪、尚服、尚食、尚寝、尚工,炀帝置为女官六局之长。唐朝沿置,以称宫官尚宫、尚仪、尚服、尚食、尚寝、尚功,又称诸尚书,为六局之长; 金同唐制,为宫人女官; 明朝亦为女官六局之长。又为六部尚书简称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八《隋江总让吏部尚书表》:“窃以汉置五曹,方今六尚; 魏隆八凯,拟古六卿。”②官署名合称。隋、唐、宋殿中省所统尚食、尚药、尚酝、尚衣、尚舍、尚辇六尚局省称。


秦宫中置六尚,即尚冠、尚衣、尚食、尚沐、尚席、尚书,掌诸供奉。见《通典·职官八·殿中监》。隋朝殿内省有尚食、尚药、尚衣、尚舍、尚乘、尚辇六局;唐改属殿中省,制与隋同,也称六尚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殿内省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殿中省》。隋唐宫中女官有尚宫、尚仪、尚服、尚食、尚寝、尚工,也称六尚。见《隋书·后妃传序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宫官》。六部尚书也称六尚。六部尚书,梁指吏部、祠部、度支、左户、都官、五兵六尚书;北齐为吏部、殿中、祠部、五兵、都官、度支六尚书;隋为吏部、礼部,兵部、都官、度支、工部六尚书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、中、下》。唐指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六尚书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舍利都监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舍利司”。

  • 右侍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《隋书·独孤楷传》:“其后数从征讨,赐爵广阿县公,邑千户,拜右侍下大夫。”正四命。官名。北周置,正四命,为侍卫之官,府属不详。任此职者见《隋书·独孤楷传》:“拜右侍下大夫”。

  • 西陵承办事务掌关防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朝西陵工部衙门之主官。乾隆元年 (1736) 设,一人,驻易州。下设员外郎六人,主事二人,笔帖式二人,经承二人及守库把总、巡兵、匠役等员役。掌陵寝岁修工程之事及祭器、祭物之供给。宣统三年 (1

  • 缝工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属官,掌官中缝纫之事,下设缝工中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川师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川师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职方中大夫属官,下设川师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检校

    ①查核察看之意。东晋、北朝有检校御史。②官制用语。初谓代理,隋及唐初皆有。《资治通鉴·唐高祖武德三年》:“诏(李)仲文检校并州总营。”胡三省注: “检校官未为真。”即尚未实授其官,但已掌其职事。中唐以

  • 奋冲将军

    将军名号,新莽置。时有奋冲将军刘宏,见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。杂号将军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莽闻之,大惧,乃拜其党……宗伯忠孝侯刘宏为奋冲将军……”

  • 蛮夷邸

    汉朝大鸿胪接待少数族和外国来使宾客的馆所,西汉设在长安藁街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 “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,宜县头藁街蛮夷邸间,以示万里”。汉朝设置专门接待外国使臣及少数民族头领的宾馆。西汉设在长安城内槀街

  • 昴星

    西夏语官名。西夏置,职掌不详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下》记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“夏西南都统、昴星嵬名济移书刘昌祚。”嵬名济为人名,时任西南都统,昴星不知何义。司马光《涑水纪闻》卷十五记为“夏国南都统、星

  • 左龙武军统军

    官名。唐德宗兴元元年(784)置,一员,从二品,以授节帅罢任者,无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