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僧正

僧正

官名。掌管佛教事务之僧官。十六国后秦以道䂮法师为之, 是为僧人立官之始。 南朝宋置。《南齐书·纪僧真传》: “宋世道人杨法持,与太祖有旧,元徽(473—477)末,宣传密谋。升明(477—479)中,以为僧正。”梁亦置,名“大僧正”。金朝设于路,掌一路之僧众,理决僧尼词讼。元朝置于各州,为各州僧正司之长官,掌理僧尼词讼。武宗至大四年(1311)二月,仁宗登极,下令罢各级僧司衙门,废僧官,遂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复置于州,每州一人,为诸州僧正司之主官,颁发度牒。掌钤束一州之僧人。未入流,无俸禄。清沿明制未改,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僧人充补,移咨吏部注册。


管理众僧的官。东晋列国后秦以道法师为僧正,秩同侍中,为僧人立官之始。南朝梁名大僧正。参看宋赞宁《僧史略中·僧寺纲纠》。明清各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,掌管本州僧众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府僧纲司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京行人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定都北京,于北京置行人司,原在南京之行人司官署仍存,加“南京”字,称南京行人司。只设右司副一人,从七品,无所职掌。

  • 公侯

    春秋战国时期称爵位在公、侯一级的诸侯君主。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 “凡在丧,王曰小童,公侯曰子。”《荀子·王霸》: “官人失要则死,公侯失礼则幽。”

  • 左右羽林率倅长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羽林率上士”。

  • 大都留守

    官名。元朝置,正二品,五员,大都留守司长官。下设同知二员,正三品; 副留守二员,正四品; 判官二员,正五品。

  • 司歌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太师下大夫二人,小师上士四人,瞽矇上瞽四十人,中瞽一百人,下瞽一百六十人。太师为乐工之长,小师掌教乐歌,瞽矇为目无瞳子不能见者,掌播鼗柷、鼓琴瑟、弦歌、诵诗。北周综合《周礼》中

  • 夏采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夏采置,但权限更大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夏采司长官,掌帝王丧葬事务。下设小夏采上士以佐其职,领守陵上士、守墓中士、职表中士等官属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上京处置司

    官署名。辽南面京官,置处置使。

  • 巡视

    官名。① 明朝监察御史在京内之职。有巡视京营、巡视光禄、巡视仓场、巡视内库等名目。都御史、副、佥都御史在外者亦置,始于永乐(1403—1424),不常置,因事而设。嘉靖二十七年(1548)改原浙江巡抚

  • 制使

    天子的使臣。《续玄怪录》:“制使之行,呵斥风生,舟船不敢动。”

  • 丹阳尹

    即“丹杨尹”。官名。西汉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改鄣郡为丹阳郡,治所在宛陵(今安徽省宣城),三国吴移治建业(今南京市),吴、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,设丹阳尹以治之。陈丹阳尹中二千石,品第五。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