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伯克

伯克

官名。维吾尔语音译。新疆回部旧制,凡官皆曰伯克。其职以号别之。清朝乾隆二十四年(1759)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,各城派驻大臣统辖,回官则仍循旧名,唯改伯克世袭制为任命制,并分定额缺、品级,授予俸地。设官自三品至七品不等,额外空衔伯克无级,给顶戴。其职制最高者为阿奇木伯克,其次为伊什罕伯克。此外还有三十多种名目,如噶杂拉齐伯克、商伯克、哈资伯克等等,分理回务、赋税、工程、刑罚等项事务。道光八年(1828)定,三品至五品伯克由本城大臣填注履行,咨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覆核上闻,六品、七品咨送验放。故事,大伯克回避本城,小伯克回避本庄。光绪十年 (1884)新疆改建行省,各城分别改建府县,除阿奇木伯克、伊什罕伯克职秩较竣仍留原衔外,余皆裁汰。


伯克”是维吾尔语的音译。瞿蜕园《历代职官简释·伯克》:“清制于新疆委任本族办理地方事务,概各伯克,另加名目以别其职务。如阿奇木伯克总理回务,伊什罕伯克为副,噶币纳齐伯克掌理田赋,商伯克掌征输,哈子伯克掌词讼,都官伯克掌递送兵马粮饷文卷一切官物及分攒差务,密喇布伯克掌水利,明伯克掌千户之征输一切杂务,什和勒伯克掌驿馆薪刍诸务,帕察沙布伯克掌巡缉牢狱诸务,玉资伯克掌百户之征输一切杂务。”详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回部各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闲厩使

    使职名。唐武则天圣历三年(700) 二月置,掌仗内六厩,管理御用马匹,以受宠的殿中监充任,夺殿中省、太仆寺部分职权。玄宗开元(713—741)初,闲厩马至万余匹,骆驼、巨象皆养,以驼、马隶之,殿中省尚

  • 驿吏

    驿站官吏。为州郡县属吏,东汉三十里一驿,驿置驿吏,掌传递文书。唐也置。唐代李商隐《李义山诗集六·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》:“绛台驿吏老风尘,躭酒成仙几十春。”县分职吏名。东晋时县有驿吏,主邮驿之事。见《后

  • 銮舆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銮仪卫左所下设机构。顺治十一年 (1654) 置,掌管帝、后仪仗之辇舆。设掌印云麾使、掌司事治仪正各一人,共掌司事。为銮仪卫十司之一,掌乘舆等。参看“銮仪卫”条。

  • 详谳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大理院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增设。掌复判外省死罪案件,应驳审者由该处拟稿。置总核、分核等,由各庭推事中熟悉例案者兼充。

  • 殿前都指挥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二年(952)置,总领殿前诸班。宋初沿置,位在殿前都点检之下,废殿前都点检后,遂为殿前司长官。掌殿前诸班、诸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,凡统制训练、番卫、戍守、迁补、赏罚,皆总其政令。

  • 四帐将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四帐都详稳司”。

  • 率义中郎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
  • 引年

    传说夏、商、周的养老制度。视年令加以分划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凡三王养老,皆引年。八十者一子不从政,九十者其家不从政。”

  • 司舆大夫

    官名。即驾部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驾部郎中。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,改驾部郎中为司舆大夫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兵部尚书》,参看“驾部郎中”条。

  • 侍判

    官名。元置,属侍正府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