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令公

令公

① 尚书令的尊称。《宋书·孔琳之传》: 尚书令省事倪宗云: “中丞何得行凶,敢录令公人。” ②中书令的尊称。《魏书·高允传》: 允为中书令,“高宗重允,常不名之,恒呼为‘令公’。”隋唐以来,遂为习称。唐末期以后,武人多加中书令,此称颇滥。③西夏官名。见“大都督府主”。


1、对中书令的尊称。《魏书·高允传》:“于是拜允为中书令……高帝重允,常不名之。恒呼为令公。”唐代郭子仪为中书令,亦被称为令公。

2、称尚书令为令公。《宋书·孔琳之传》:“宗云:中丞何得行凶,敢录令公?”令公指尚书令徐羡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畿法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畿法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中更

    爵名。战国秦置,为二十等爵第十三级。秦汉因之。据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颜师古注,更即主领更卒,部其役使之谓。爵名,战国时秦置,为二十级爵的第十三级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(昭襄王)三十八年,中更胡阳攻赵阏

  • 机关中分设的办事单位。北洋政府时始置,如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厅分三课办事,其地位相当于科。但也有的课为科的下属单位的。课的主官为课长。参见“科”。

  • 主爵承务郎

    官名。隋文帝置主爵员外郎,为侍郎的副职。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,废员外郎,增郎的员额为二人,后又减为一人,另置承务郎一人,掌同员外郎。唐武德初沿置,三年(公元620年)改为“主爵员外郎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三巴校尉

    即“护三巴校尉”。

  • 昭玄统

    北齐昭玄寺次官。协助大统管理佛教事务。亦称“沙门统”。

  • 虎儿赤

    官名。蒙、元怯薛执事。蒙古语,意为“琴师”,掌宫廷奏乐等务。

  • 制勘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刑部置,掌根究推勘诸路公事。

  • 总管内务府大臣

    官名。亦称“内务府总管大臣”,简称“内务府总管”。清朝内务府之长官。总掌本府之政令,凡本府职官选除、仓储、财务、工程、刑罚及宫廷典礼、宴飨、祭祀、膳食、服御、赏赍、供应诸事,皆核夺处理。顺治十八年(1

  • 徽猷阁学士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大观二年(1108)置,正三品,属侍从贴职。西夏献宗时亦置。官名,宋徽宗大观二年(公元1108年)置,徽猷阁是个藏书阁,内藏哲宗御集。其官有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,均为贴职,无职守、无所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