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临时大总统

临时大总统

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。存在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北洋政府初期。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,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为当选,代表投票权每省各只一票。临时大总统因故不能视事,得委托临时副总统代理;若因故去职,则由临时副总统升任。临时大总统的职权,根据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》的规定,一、有统治全国之权,实际兼任行政首长,直接指挥行政各部。二、有统率陆海军之权。三、有宣战、媾和、缔约之权。四、有任用部长、派遣外交专使之权。五、有设立中央裁判所之权。六、有制定官制、官规之权(修正大纲增入)。这些职权的行施,均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。其与参议院的关系是:临时大总统得向参议院交议事件和提出咨询事件,如对参议院的决议不同意,可于十日内声明理由提出复议,但参议院仍执前议时(须有出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的同意),则须执行。临时大总统因属过渡性质的国家元首,故对其任期未作规定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,孙中山根据南北议和协定,次日辞临时大总统职务,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。临时参议院于二月十五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,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。临时参议院为防止袁世凯专权,在《临时约法》中规定政体采用内阁制。临时参议院于四月二日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。二年(公元1913年)十月六日,第一届国会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,十月十日就职,临时政府结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氏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保氏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,掌规谏皇帝之任,下设保氏上士以佐其职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保氏”。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保氏下大夫

  • 某某面都招讨使、招讨使

    武官名。后梁有西南面招讨使,《资治通鉴·后梁纪一》记“弘农王以鄂岳观察使刘存为西南面都招讨使。”后唐有东南面招讨使,《资治通鉴·后唐纪四》记明宗天成二年(公元927年)“以东川节度使董璋充东南面招讨使

  • 麻都不

    契丹官名。原为县官之佐,太宗会同元年(938),改称县令。

  • 工艺局

    清末商部所属机构。原属顺天府,光绪二十九年(公元1903年)八月划归商部办理,专司工艺制作之事。

  • 礼乐长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为王国属官,掌乐人,秩比四百石。官名,为王国官属,秩比四百石,掌管乐人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。

  • 广西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简称广西司员外郎。① 明清户部广西清吏司之副长官。佐郎中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广西部员外郎设,一人。南京户部广西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从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员外郎一人。

  • 兰台寺

    官署名,为御史台的别称。《通典·职官六·御史台》:“后汉以来,谓之御史台,亦谓之兰台寺。”

  • 典牧署令丞

    官名。隋太仆寺有典牧署,置令及丞。唐沿置,令二人,丞四人,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。所属有府、史、监事、典事、主酪等员。

  • 邑借

    官名,汉时韩(国)置,为种族之次长官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“韩在带方之南……有三种,一曰马韩,二曰辰韩,三曰弁韩……各有长帅,大者自名为臣智,其次为邑借。”“景初中,明帝……定二郡,诸韩

  • 合班

    宋代称百官上朝时的班位次序为合班。亦称“杂压”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