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三老

三老

官名。战国、秦汉及三国两晋南北朝均置,职掌教化。据《墨子·号令》及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,战国时闾里及县均有三老。西汉初年,乡、县均置。汉二年(前205)诏举民年五十以上,有修行,能帅众为善,置以为三老,乡一人,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。后郡国亦置。三老可免除徭役,就地方政事向县令丞尉提出各种建议。三国两晋南北朝一般不置乡、县、郡国三老,但依东汉明帝制,以年老大臣为之,以示孝悌天下。但据《晋书》《宋书》,其时部分县、乡仍旧俗沿置,为乡官,然无定制。


1、官名,掌教化。战国时,魏国就有此官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三老官属、豪长者、里父老皆会……豹视之,顾谓三老、巫祝……烦三老为入白之。”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大率十里一亭,亭有长。十亭一乡,乡有三老、有秩、啬夫、游徼。三老掌教化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乡置有秩、三老、游徼……三老掌教化。凡有孝子顺孙,贞女义妇,让财救患,及学士为民法式者,皆扁表其门,以兴善行。”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及更始至洛阳,乃遣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,持节北度河,镇慰州郡。所到部县,辄见二千石、长吏、三老。”注:“三老者,乡官也,高祖置。前书曰:举人年五十以上,有修行能帅众者,置以为三老,每乡一人;择乡三老为县三老,与令长丞尉以事相教。”

2、赤眉起义军最尊者之称。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:“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,众百余人,转入太山,自号三老……其中最尊者号三老,次从事,次卒史……恐其众与莽兵乱,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,由是号曰赤眉。”

3、赤眉起义军营长官之称。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:“乃分万人为一营,凡三十营,营置三老、从事各一人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驺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一说同“趣马”、“走马”。主管驾御车马的长官。《礼记·月令》: “命仆及七驺咸驾。”郑玄注: “七驺,谓趣马,主办诸官驾说者也。”

  • 训武郎

    官名。南宋改敦武郎置,为正八品武阶官。

  • 诸父

    周朝天子对同姓诸侯、诸候对同姓大夫均尊称“父”,一般则“诸父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 “既有肥羜,以速诸父。”

  • 挞马

    官名。契丹置。北面官。《辽史·国语解》:“挞马,扈从之官。”后为皇帝近侍。官名。(1)辽置,《辽史·国语解》:“挞马, 扈从之官。”契丹部落联盟的后期,在耶律释鲁任于越时曾以其侄儿耶律阿保机任此职,称

  • 扇手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銮仪卫前所下设机构。顺治十一年(1654)置,掌扇炉、瓶盂、杌椅等。设掌印云麾使、掌司事治仪正各一人,共掌司事。

  • 侍御扶持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为后宫官,比六品。见《宋书·后妃传》。

  • 神劲军指挥

    官名。南宋置御前方弩营,后改名神劲军,其官为神劲军指挥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》。

  • 解冠

    即摘掉官帽,喻辞官。《后汉书·逢萌传》:“时王莽杀其子宇,萌谓友人曰:‘三纲绝矣,不去,祸将及人。’即解冠,挂东都城门。”

  • 翰林侍读

    见“翰林侍读学士”。官名。宋置,属翰林学士院,掌为皇帝进读书史,讲解经义,备顾问应对,其地位略低于侍读学士。太宗时冯元、高若讷曾任此职,后多为侍从官以上的兼职。有以台谏兼侍读者。庆历以后,御史中丞多兼

  • 首席检察官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于高等法院及地方法院各配置检察官,分别执行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所管辖的民刑事案件的检察事务。若只设一名检察官,即无首席之称。在未设法院的地方,由县长兼任检察官的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