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臣封号。明朝置。武臣因功封公、侯、伯爵者,如特奉圣旨,可得封。
即帝喾,见该条。
官署名。元文宗天历二年(1329),立大承天护圣营缮提点所,掌营造工匠与寺僧衣粮、收征房课。三年,改营缮司。隶隆祥使司,秩正五品。置达鲁花赤、司令、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
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司之一,属尚仪局。员二人,从六品。掌宫中供御经籍、笔札、几案之事。唐改正六品。宋、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 (1403—1424) 后归其职于宦官。女官名。唐、明皆置
见“平准丞”。
即“大东丹国中台省左大相”。
官名。①唐朝大明宫供奉官。五代沿置。②宋朝三班小使臣,内侍省叙迁之阶,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改为从义郎,从八品。宋初武臣本官阶。为小使臣之一, 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易以武阶官之名,称从义郎
见“抚谕使”。
官署名。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,分办本司事务。参见“主客清吏司”。
即按规定每月参拜皇帝一次的官员,称月参官。参看“月参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