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桥镇

龙桥镇

金置,属三原县。即今陕西三原县治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移三原县治此。


(1)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部。面积49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桥,人口300。明代成圩。原名干桥市,因圩北有一座石桥,桥下小溪长年干枯,故名。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改今名。建国初属琼山县第七区。1958年属龙塘公社。1961年分立龙桥公社。1983年设区。1987年改镇。主产稻、甘蔗等。畜牧业比较发达,以饲养黄牛和山羊为主。有打铁、塑料加工、椰雕、木材加工等厂。有公路通府城镇。(2)在重庆市涪陵区中西部。面积63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桥,人口340。三峡库区淹没土地面积2.21平方千米,其中耕地 2060 亩,迁移人口 1146。原名荣桂乡。传说曾出过几名进士,蕴含“荣贵”之意。1932年建荣桂乡。解放后仍称此名。1992年迁址龙桥,与北栱乡合并建龙桥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茧、烟叶、青菜头。有水泥、五金、榨菜等厂。涪南、涪蔺公路经此。(3)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部。面积22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桥,人口800。以驻地得名。1950年为龙桥乡,1958年为龙桥公社,1982年复为龙桥乡。1995年改置镇。有石棉、木器、农机、榨油、铸造、水泥制品、建筑、酿酒等业。成彭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加迭喀桑

    玉树土司之蒙古尔津、永夏、竹节三族的合称。同牧于青海称多县鸦砻江上游咱曲流域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:“蒙古尔津族、永夏族、竹节族,同牧咱(扎)曲河流域,统称加迭喀桑(译言三族人民合驻之意)。又

  • 瑞岩弥勒造像

   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十五里海口镇北瑞岩山前岩上。上有瑞岩寺,北宋宣和四年 (1122)建。元代在寺西垣外利用岩石自然形态,巧妙凿成弥勒造像一尊,高约9米,宽约10米,全像造型比例准确,形神兼备,为石雕精品

  • 容城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容城县北十五里城子村。东汉废。西晋复置,属范阳国,寻废。北魏太和中复置,属范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 废入范阳县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为北义州治。贞观元年州

  • 汭口镇

    北宋置,属铅山县。在今江西铅山县西南汭口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二》:汭口镇“在铅山县(治今永平镇)西北三十里。宋淳熙中设驻泊巡司,洪武十三年裁。今有汭口仓”。

  • 秦淮河

    古称龙藏浦。又名淮水。在今江苏西南部。东源出句容县北宝华山,称句容河; 南源出溧水县东庐山,名溧水河。二水于江宁县方山南汇合,西北流经南京市区注入长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90升州江宁县 “淮水” 条引 《

  • 托霍木图

    亦作托和木图。即今新疆精河县西五台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2库尔喀喇乌苏:托霍木图台“西至伊犁所属之瑚图布拉克台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铜锣峡关

    即铜锣关。在今四川重庆市东铜锣峡口北岸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江北厅: “东: 铜锣峡关,为水路门户。”

  • 三华山

    在今广西全州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全州:三华山“顶有三峰,形如华盖,湘江绕出其背”。

  • 大方湖

    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郯城县:大方湖“方广百亩,有蒲鱼之利。其下流亦入沂水”。

  • 汉城山

   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汉城山“其山顶平,可容数千人。世传汉王避难之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