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桥山
①即今湖南黔阳县东南八面山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“沅水又东径辰阳县,县有龙溪水,南出于龙桥之山,北流入于沅。”
②一名武龙山。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武隆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武隆县:龙桥山在“县东五十里。逶迤如龙,下有空洞。一名武龙山。唐以此名县”。
①即今湖南黔阳县东南八面山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“沅水又东径辰阳县,县有龙溪水,南出于龙桥之山,北流入于沅。”
②一名武龙山。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武隆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武隆县:龙桥山在“县东五十里。逶迤如龙,下有空洞。一名武龙山。唐以此名县”。
旧为周安寨,为明右江十寨之一。后置堡。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周安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宾州上林县: “西南有周安堡,在八寨中,旧为瑶、僮所据,嘉靖三年讨平之,万历七年改属南丹卫。” 清乾隆四十六年 (178
又名隆兴场。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二十里龙潭乡。民国《华阳县志》卷4:龙潭寺“在治东北城外二十里。寺内有龙潭,因以为名”。
即今四川巴中市东清江镇。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巴中县。
即今江苏如皋市东南林梓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如皋县东南有林梓镇。在江苏省如皋市东部、通扬运河畔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林梓,人口 6500。古称高阳荡,明初因梓树成林,改今
西汉置, 属安定郡, 为主骑都尉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北。东汉属北地郡。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 汉安二年 (143),“护羌校尉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击烧何羌于参䜌破之”。 即此。 西晋废
唐置,在今陕西蒲城县北。北宋废。唐置,在今陕西省蒲城县北。北宋废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: 南阳郡随县 “西有断蛇丘”。《水经· 涢水注》: 溠水 “侧有断蛇丘。随侯出而见大蛇中断,因举而药之,故谓之断蛇丘。后蛇衔明珠报德,世谓之随侯珠”。
①三国蜀汉置,属汶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姜维传》:延熙十年(247),“汶山平康夷反,维率众讨定之”。即此。南朝宋废。北周复置,属广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六十里。隋大业初
即蓝无里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》: “南巫里,在西南海中。永乐三年遣使赍玺书、綵币抚谕其国。六年,郑和复往使。九年,其王遣使贡方物,与急兰丹、加异勒
即关内外铁路。自北京至辽宁沈阳。因当时辽宁名奉天,故光绪三十一年 (1905) 关内外铁路改称京奉铁路。“京沈铁路”的旧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