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山石窟

龙山石窟

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四十里龙山东巅。共有洞窟9个(其中第9窟已毁),开凿于古昊天观遗址旁东、南两个崖面上。洞窟主体分三部分,第4、5窟为一组, 居崖面主要位置;第1、2、3窟为一组,分上、中、下三层;第6、7窟为一组,居第5窟左侧;第8、9窟则分别居主体崖面两侧下方。其中第4、5窟年代最早。第4窟平面近方形,平顶三壁三龛式。龛内各造一铺造像,以天尊像为主尊,旁有弟子像胁侍。此三身主尊像应是道教所奉的三清像。第5窟仅正壁开一龛,内一天尊、二弟子。窟龛形制和弟子形态均与天龙山唐代洞窟相似,开凿年代有可能早到唐代。其余各窟应为元代宋德方开凿。德方字广道,道号披云子,山东莱州市人。元太祖十四年(1219)曾随道教首领邱处机赴西域乃蛮国朝见成吉思汗,后活动于大都(今北京)、河东(今山西晋南地区)、终南山(在今陕西境)之间。太宗六年(1234)主持营造龙山石窟。龙山石窟完全为道家所开,这在国内十分罕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交七浦

    在今云南呈贡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晋宁州归化县:交七浦在“县(治今化城)东北二十里。广二百余亩。《志》云, 滇池之下流也”。

  • 孟家楼

    即今湖北老河市东北孟楼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光化县: 孟家楼 “一名新兴集。接河南邓州界,惟西南隅属县辖。在城东北四十五里”。

  • 圭峰山

    亦名桂山、玉台山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北。清康熙《新会县志》卷5:圭峰山,“邑之镇山。一名玉台山。在城北三里。西连绿护,嵯峨插天,南望厓门,汪洋浩淼,为一邑壮观”。古称桂山,又称玉台山。广东省新会市区北面诸

  • 锦石岩

    在今广东仁化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 锦石岩 “在仁化县南十七里。有三岩,分上、中、下。上有佛像,宛若堂殿。其径弯环,直上千余级,夹道杉松,高凌霄汉”。宋邓嘉猷有 《游锦石记》。

  • 海陵山

   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江县: 海陵山在 “县西南七十里大海中。周三百里,列为数峰,高三百余丈。旧名罗洲,又名罗岛。其中峰名草黄山,其东为平章山。……明洪武四年,官兵追败海寇钟福

  • 椹川村

    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玉环厅

    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温州府。治所即今浙江玉环县。以玉环岛得名。1912年改为玉环县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于玉环岛置,即今浙江省玉环县珠港镇。属温州府。1912年废厅改为玉环县。

  • 池口镇

    北宋置,属贵池县。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池口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池口镇“在县西北五里黄龙矶上。金置池口驿于此。旧有巡司。今裁”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北池口。金置池口驿,明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桦岭山

    在今甘肃华亭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5平凉府: 桦岭山 “在华亭县东五十里。山多桦树”。

  • 余汗县

    又作余干县。西汉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,后徙治今余干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余汗注:“应劭曰,汗音干。”三国吴改属鄱阳郡。南朝宋改为余干。《元和志》卷28饶州:余干县“汉余汗县,淮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