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堌堆遗址
在今河南永城市西五十六里王楼村西北隅。高出地面1.5米,面积1800平方米。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。表土中有商代陶片和卜骨,下即为龙山晚期文化层,厚2.5米以上。清理出房基九座。出土大批石刀、石锛、石斧、石凿、石箭头、蚌镰、蚌铲、骨针,以及绳纹、蓝纹、方格纹和蛋壳黑陶片等。对研究豫东龙山文化分布及探讨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。
在今河南永城市西五十六里王楼村西北隅。高出地面1.5米,面积1800平方米。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。表土中有商代陶片和卜骨,下即为龙山晚期文化层,厚2.5米以上。清理出房基九座。出土大批石刀、石锛、石斧、石凿、石箭头、蚌镰、蚌铲、骨针,以及绳纹、蓝纹、方格纹和蛋壳黑陶片等。对研究豫东龙山文化分布及探讨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。
北宋置,属铜鞮县。在今山西沁县西北四十里西汤乡。
在今福建漳平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宁洋县:坑源隘在“县(治所在今双洋镇)北四十里。又北二十里至延平府永安县之林田隘,林田北出之要会也”。
1947年革命根据地析许昌县城区置,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。在河南省中部。面积 4949 平方千米(市辖区88平方千米)。人口445.8万(市辖区38.5万)。辖魏都区和许昌、鄢陵、襄城3县,代管禹州、长
隋开皇十六年(596)析临清县置,属贝州。治所在今临清市西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毛州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即今山西朔州市东北罗疃村。《清一统志·朔平府》: 罗家疃堡 “在朔州马邑乡东二十五里”。
亦作白岁山。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平茶洞长官司:白岁山“在司治西二十里。高耸插天,有积雪浸顶,岁则丰稔,故名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茶洞长官司:“西有百岁山。”
即今江苏新沂市西南四十二里堰头乡。旧属宿迁县。明万历 《宿迁县志》 卷2: 堰头镇 “去治西北七十里”。1949年划归新安县 (后改新沂县,又改设新沂市)。
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东村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兴国县东北有东村汎墟。
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南田乡西北夏山。刘基(1311—1375)字伯温。青田南田(今属文成)人。佐朱元璋得天下,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,封诚意伯。卒谥文成。墓前石碑刻“明开国太师刘文成之墓”。
在今湖南慈利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二》:龙岩寨“明初周德兴征土蛮时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