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箱山
即骑田岭。在今湖南郴县、宜章县间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9 引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 曰: “黄箱山一名黄岑山,在 (郴县) 东南三十里。其山郴水所出,即是五岭之一,从东第二骑田岭是也。”
即骑田岭。在今湖南郴县、宜章县间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49 引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 曰: “黄箱山一名黄岑山,在 (郴县) 东南三十里。其山郴水所出,即是五岭之一,从东第二骑田岭是也。”
元置,故址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三道河附近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阿忽一百 (里) 禅春(站)。” 明改称善出站。元置,在今吉林省蛟河市东三道河子附近。明为善出站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城县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古城村。大业初属河南郡。唐属洛州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新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。以伊阙山
明置,属叠溪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叠溪所:马路堡“在所南。又南为小关堡,接茂州界之实大关。《志》云:新堡附近为巴猪大砦,众逾千数、性喜黠盗。嘉靖二十三年以来渡河入犯。议者
即今河北永年县治。隋于此置临洺县。宋废。《清 一统志·广平府二》: 临洺关 “在永年县西四十五里。宋金以来为镇,明初城址犹存。嘉靖间重筑,南北二百二十丈,东西半之,作六门,内有通判分司公署。本朝初改设
在今贵州桐梓县北。为桐梓河源之一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2播州宣慰司: 斋郎水 “在宣慰司(今遵义市) 北二百里。源出蒿芰里楚米坡,经小溪里入泸州合江,会蜀江。古有苗斋郎者居此,因名”。
在今西藏巴青县东雅安多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 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南五十里,与无锡市分界处。《寰宇记》卷92无锡县:阳湖“在晋陵、无锡两县界。在州东六十四里,东南入太湖,二县中分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武进县:阳湖“以近阳山而名。湖东西八里
在今河南巩义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巩县:“俗传吕布军虎牢,饮马于此。”
又名精忠庙。在今河南汤阴县城西南隅。岳飞 (1103—1142) 字鹏举,相州汤阴人。南宋抗金名将。《清一统志 ·彰德府》: 岳武穆庙 “在汤阴县治西南。《府志》: 旧在南关外。明景泰初移此”。庙建于
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南。民国《桦甸县志》卷2:“大甸子距县城四百三十里。”在辽宁省铁岭县东部偏南。面积300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甸子,人口1620。原为荒草甸子,形成村落时以地貌得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