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榆谷
在今辽宁建昌县境。《晋书·慕容宝载记》: 东晋隆安元年 (397),北魏军来伐,宝自蓟北趣龙城,“ (慕容) 会闻之弥惧,奔于广都黄榆谷”。即此。
在今辽宁省建昌县境内。东晋隆安元年(397年),后燕慕容宝与北魏军战,败走龙城,途中止宿于黄榆谷,即此。
在今辽宁建昌县境。《晋书·慕容宝载记》: 东晋隆安元年 (397),北魏军来伐,宝自蓟北趣龙城,“ (慕容) 会闻之弥惧,奔于广都黄榆谷”。即此。
在今辽宁省建昌县境内。东晋隆安元年(397年),后燕慕容宝与北魏军战,败走龙城,途中止宿于黄榆谷,即此。
①原太湖尾闾之一,又名下江。晋顾夷 《吴地记》、庾阐 《扬都赋注》 与唐张守节 《史记正义》等,皆以此为 《尚书· 禹贡》 三江之一。故道自今江苏苏州市东南三十里古三江口与松江分流,东北大致循今娄江及
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北三十里宝顶山。摩崖石刻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募化主造,自南宋淳熙六年 (1179) 至淳祐九年 (1249),历时七十余年。石刻共十三处,造像数以万计。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。巨型
一名新寺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四十里。民国许公武 《青海志略》 第七章: 福海寺 “为察罕诺门汗所建,喇嘛约百余人,无定额,不给衣单口粮。绕寺而居者皆番民,约三百余户”。
西汉置,属朔方郡,为中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之南。一说在今达拉特旗西北黄河南岸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自朔方东转,径渠搜县故城北。” 北魏太和二年(478) 复置,属代名郡,
①在今浙江慈溪市西南十里石堰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一》:石堰场“在余姚县东二十里。旧名买纳场,元至正中设盐课司,今并置盐大使”。民国时更名余姚场。今废。②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石堰镇。清光绪《长寿县志》:
一名关忠义墓。在今湖北当阳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8荆门军“显烈庙”条下:“去当阳十五里有关王墓。”《清一统志·荆门州》:关忠义墓“在当阳县西十五里”。
即邹口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渡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,王彦章攻马家口城,帝自杨刘引军赴救,“彦章解围,退保邹家口。……七月, 丁未,帝引兵循河而南, 彦章等弃邹家口,复趋杨刘”。
即今湖北武穴市东北五十里郑公塔镇。清光绪 《黄梅县志》 卷5: “郑公者不知其名,宦居兹土,舍地建塔,名椿山塔,俗呼郑公塔。” 镇因塔而名。
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三十里黄渠桥镇。《中华民国新地图》 宁夏平罗县东北有黄渠桥 (乡)。1954年惠农县曾移治于此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北部。面积48平方千米。人口1.1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渠桥,人
①唐开元四年(716)置,属幽州都督,为契丹松漠弹汗州部落。治怀柔县(今北京市顺义县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归化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归顺州。辽废。②唐宝应元年(762)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