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平县

高平县

①西汉置,为安定郡治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东汉末废,十六国时复置,前赵为朔州治。北魏太延二年 (436) 改置高平镇,正光五年(524) 复为县,为高平郡治。西魏废帝时改为平高县。

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。因高平山为名。晋属高平国。南朝宋及北魏、东魏为高平郡治。北齐废。

③三国魏改高平侯国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一百四里两城乡。《晋书·苟晞传》:晋永嘉五年 (311) 青州刺史苟晞为曹嶷所败,“晞单骑奔高平”。即此。南朝宋移高平郡治此。北齐废。

④三国吴置,属昭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东北高平镇石脚村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为南高平县,后复名高平县。南朝梁废。

⑤北魏永安中置,属长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二十里。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山西卷下:“ 《方舆胜览》 云,四面皆山,而中有平地,故曰高平。” 北齐天保元年 (550) 移治今高平市。北周属高平郡。隋属长平郡。唐武德元年 (718) 为盖州治,六年 (623) 属盖州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泽州。清雍正六年 (1728) 属泽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1993年改设高平市。

⑥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置,属高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名徐城县。

⑦南朝梁置,为南建州高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。北周改为平高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。三国魏废。十六国时复置。北魏初改置镇,正光五年(524年)复为县。西魏末改名平高县。历为安定郡、朔州、原州、高平郡治。汉时其城险固,号称“第一城”。东汉初隗嚣将高峻拥兵据城,汉将耿弇等围攻一年不克。(2)东汉章帝改橐县置,治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。因高平山得名。属山阳郡。北齐废。(3)三国吴置,治今湖南省隆回县东北。属昭陵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南高平县,旋复改高平县。南朝梁时废。(4)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置,治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半城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徐城县。一说南朝梁置。(2)古旧县名。北魏析泫氏县置,治今山西省高平市。属高都郡。北周改属高平郡。隋属泽州,大业初属长平郡。唐属盖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盖州,属泽州。五代因之。宋属泽州高平郡,金复属泽州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后属泽州府。1993年撤销,改设高平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屈支国

    即龟兹国。都城在伊逻卢城 (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)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屈支国 “东西千余里,南北六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”。即“龟兹国”。

  • 院泽水

   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进贤县: 院泽水 “源发临川县界之槲山下,会于臧溪,湾旋九曲,下流东北出,入鄱阳湖”。

  • 都奉县

    即多奉县。唐置,属羁縻琳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。都为多之讹。

  • 书山

    ①又名大章山、太傅山。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8南安府:书山“在上犹县西八十里。形如书柜。一名太傅山,出巨木美材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书山“一名太傅山。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,后赠太傅,

  • 天林店

    即天宁庄。今安徽桐城县东南天林乡。光绪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作天林店。

  • 京门支路

    为京绥铁路之支路。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京西煤矿。全长26公里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 建成。1928年后称平门铁路。

  • 范公堤

    即捍海堰。北宋天圣间范仲淹监西溪盐仓场时筑,在今江苏省中部,大致北起大丰县西串场河,经东台市南至通州市 (金沙镇) 东南余西乡。后人称为 “范公堤”。后世屡圮屡筑,并续有增展,北起今江苏阜宁县,南抵今

  • 蒯城乡

    亦作剻城 (成) 乡。在今陕西宝鸡市东。《清一统志 · 凤翔府》: 剻城旧县 “在宝鸡县东。…… 《汉书功臣表》: 剻城侯周緤,高帝六年封。…… 《史记正义》 引 《舆地志》 云: 故陈仓之乡聚名。周

  • 仓山

    在今山东莱阳市东五十里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:莱阳县“有仓山、林寺、福阜三山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5登州府:仓山“山旧产铁”。

  • 清泉镇

    金置,属三水县。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南。(1)在湖北省浠水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60平方千米。人口20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清泉,人口8.8万。清代称丽文镇,民国时改丽拱镇,后因有一清泉改今名。19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