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边军
唐置,属河东节度使。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右玉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宝十四载(755),“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振武军。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,子仪乘胜拔静边军”。胡三省注: “宋白曰: 云中郡,西至静边军一百八十里。”
唐天宝四载(745年)至六载河东节度使王忠嗣所筑,即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北右玉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天宝十四载,“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振武军,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,子仪乘胜拔静边军”,即此。
唐置,属河东节度使。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右玉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宝十四载(755),“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振武军。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,子仪乘胜拔静边军”。胡三省注: “宋白曰: 云中郡,西至静边军一百八十里。”
唐天宝四载(745年)至六载河东节度使王忠嗣所筑,即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北右玉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天宝十四载,“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振武军,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,子仪乘胜拔静边军”,即此。
即今青海乐都县北大西沟 (引胜河)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临宗砦: “崇宁三年赐名。南宗堡稍南一十五里乳骆河之西。”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) 北二十里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柞溪水 “出江陵县北,盖诸池散流,咸所会合,积以成川。东流径鲁宗之垒南,当驿路,水上有大桥,隆安三年,桓玄袭殷仲堪于江陵,仲堪北奔,缢
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阳城县(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)。仁寿四年 (604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县及禹州市地。贞观三年 (629) 废。②金天德三年
在今江西瑞金市北六十里。是瑞金通往宁都的必经之地。1929年2月,毛泽东、朱德和陈毅亲自部署和指挥红四军在此消灭了尾追之敌刘士毅部,为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以来的首次大捷。毛泽东为此写下《菩萨蛮·大柏地》
①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五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2岳州府: 鼓楼山 “上有石室,下瞰洞庭。中可容数千人”。②在今四川蓬溪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5遂宁府: 鼓楼山 “在蓬溪县北十里。双峰对峙,高千余仞,
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连庄镇。清于此设堡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二》: 莲冢堡 “在 (清河) 县(治今清河县西城关乡) 东北二十五里。有城”。
①即今山东栖霞县西南二十里方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栖霞县“百涧山”条下:方山“山顶方平,亦曰大方山。迤西又有小方山”。②在今四川南充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顺庆府:大方山“距城十五里。谢自然真人栖真
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9固始县: 茹陂 “在县东南四十八里。建安中,刘馥为扬州刺史,兴筑以水溉田”。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。为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开凿的水利工程。
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五十余里白际岭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嘉靖中移驻屯溪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吉林府。治所在官街 (今吉林桦甸市)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 “县北有桦皮甸子地名,因以名县。” 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。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88年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