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龙桥

青龙桥

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北侧。明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》 卷4: “瓮山以北五里为青龙桥,元时白浮堰之上游也。其西通金山。其北斜界百望山。”

②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三十余里。桥跨涧水,四壁悬崖,下临深涧,为居庸路重要隘口之一。桥东有堡,为明永乐年间所筑。其西北三里为八达岭,有居庸北口之称,元于此屯军。

③在今湖南邵阳市东门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邵阳县 “澬水” 条下: “今城东邵水上有青龙桥,称雄胜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 青龙桥 “跨邵水百丈,民居夹涧,肩摩踵接,邵邑要津也。唐乾宁五年建。宋重修,铸铁柱铁犀,后没于水。明重建。本(清) 朝顺治、康熙间屡修”。


区片名。在北京市海淀区中部、颐和园西北侧。由东街、西街、后街组成。原名七里泊、碾庄。元代郭守敬修筑白浮堰(现京密引水渠)时,在此建一单孔石拱桥,名青龙桥。村名也因之改称青龙社,明代改称青龙桥。清代,随着“三山五园”的形成,青龙桥成为皇家园林区八旗营丁的汇合处。市井繁荣,为京城西北郊的重镇。1951年10月成立青龙桥镇人民政府,1958年先后并入万寿山、海淀公社,1959年改属海淀街道办事处,1963年改属青龙桥街道办事处。西街的左家坟为明将左良玉墓。东街东口原有一处石楼,其横额“山馆环闉”、“胡桥列市”为乾隆亲题。还有慈恩寺、圆通庵、隐修庵等古迹。北临香山路,通多路公共汽车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淮阳国。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二十五里临蔡镇。东汉属陈国。西晋改属梁国。西晋末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属陈州。八年 (625) 废。②三国吴置,属湘东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北。

  • 涪水

    又作涪陵江。即今四川、贵州两省境之乌江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 “涪陵郡,巴之南鄙,从枳南入,泝舟涪水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0黔州:“西有延江水,一名涪陵江。自牂柯北历播、费、思、黔等州北注岷

  • 下蔡

    即今安徽凤台县。本春秋时州来邑。蔡昭侯自新蔡(今河南新蔡县)迁都于此, 称下蔡邑。《春秋》:哀公二年(前493),“蔡迁于州来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本春秋州来邑。在今安徽省凤台县。《左传》哀公二年(前49

  • 朱阳镇

    ①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七十里朱阳镇。隋于此置朱阳县。蒙古至元八年(1271)废为镇。②一名朱阳关。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河南省灵宝市中南部。面积780.2平方千米

  • 向县

    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。三国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。属沛郡。三国魏废。

  • 凤冈街

    即今江西波阳县东北昌江北岸凤冈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饶州府鄱阳县东北有凤冈汛。

  • 小招寺

    又名喇木契、巴汉招寺。即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小昭寺,南距大昭寺半里许。相传为公元7世纪中时,由文成公主督饬藏、汉工匠建造。原建筑与内地寺庙相同,后几经焚毁修建,已面目全非。因公主悲思唐朝,故庙门东向。寺中

  • 大龙驿

    ①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置大龙巡司。后废。②明改大龙站置,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大龙驿“在灵川县东北。南至临桂县东江驿五十里,东北至兴安县白云驿八十里

  • 冯店垭镇

    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冯店镇。民国《中江县志》卷2:冯店场在“治南一百五十里”。

  • 阳武坝

    即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扬武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