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江西南城县东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53建昌府: 席帽山 “在府城东五十里。上锐下阔,如席帽。半山有石如人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一》: 席帽山,“ 《通志》 云,相传南唐保大间,范越凤择地,于此置
古地域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庐江郡: “金兰西北有东陵乡,淮水出。” 《水经》 及郦注以为在江北大别山区属庐江郡的金兰县,不确。其方位与读音均与泾县之泾同,盖为古越语方言地名,置县后简称为泾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。 《旧唐书·李晟传》: 德宗时,朱泚据京城,李晟自东渭桥移军于光泰门外, 使王佖、 史万顷 “直抵苑墙神䴥村”。
又名萨末鞬、飒秣建。国都阿禄迪城 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)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康国 “其王本姓温,月氏人也。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,因被匈奴所破,西逾葱岭,遂有其国。枝庶各分王,故康国左右诸国,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汶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四十里绵虒镇。地节二年 (前67) 属蜀郡。东汉改为绵虒道。
①即今广西武鸣县中部武鸣河。源出马山县古零乡,南流经武鸣县,西流入隆安县境,注入右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清水江 “在府北。东南流,城中有通津水、桥利水俱流合焉,下流会于大榄江”。②即今广
明初置,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北松花江西岸舒乐村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一半山站”。
即今福建宁化县治翠江镇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宁化县迁治于此。
又名三台山。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罗定州》:上乌山“有三峰,中峰特峭。乌水所出”。
①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南三十七里宜路镇。东汉初废。永元中复置。魏晋间废。②西魏废帝元年 (552) 改东阴槃县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即今陕西长武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宜禄县:“以县南临宜禄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