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山东莒县西十八里浮来山上。相传始建于南北朝,现存殿宇系清同治十三年 (1874) 重修。主要建筑有大佛殿、校经楼等。校经楼原名毗卢阁,传刘勰曾在阁上校阅藏经。刘勰 (465—532) 字彦和,东
即今广东揭西县 (河婆镇)。清嘉庆十二年(1807) 移南寨巡司于此,更名河婆巡司。1965年于此置揭西县。在广东省揭西县西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02平方千米。人口1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婆圩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容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北流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西南。属铜州,后
为伊犁河东北源。即今新疆尼勒克县、伊宁县东南部之喀什河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6:哈什郭勒 “在空格斯郭勒北。源出哈什东一百二十里哈喇古颜鄂拉南麓,其水西南流二百四十里至都尔伯勒津,西会空格斯郭勒
亦作福荫寺。清嘉庆九年 (1804) 建,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。嘉庆十一年赐名 “福因寺”。因地处定远营 (后改名巴彦浩特) 北,俗称北寺。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之一。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
清置,属清平县。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香炉山。旧有外委戍守。
唐贞观七年(633)白苟羌降附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红原、马尔康县境。八年(634)改为笮州。
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洞庭湖滨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龙阳县 “洞庭湖” 条谓 “洞庭夹为盗贼渊薮”。《清一统志·常德府一》: 洞庭夹“舟楫泊此候风,水大则由洪沾,水小则由夹入湖,其南七十里为沅江
又作遯水。即今北盘江。源于云南宣威市北部,流经贵州西境。汉至南朝称豚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 “夜郎,豚水东至广郁。” 《水经· 温水注》:“郁水即夜郎豚水也,……东北流径谈藁县,东径牂柯郡且兰县,谓之
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。《清一统志·绥定府二》: 南坝镇 “在东乡县东。本朝嘉庆七年置主簿驻此”。(1)在四川省平武县东南部。面积295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坝,人口 3100。因居县南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