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城县

长城县

①西晋太康三年(282)分乌程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富陂村(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)。《元和志》卷25长城县:“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,筑城狭而长,因以为名。”东晋咸康元年(335)移治箬溪北(今长兴县东二里)。隋开皇九年(589)省。仁寿二年(602)复置,属湖州。大业初属吴郡,大业十二年(615)徙治夫㮣王故城(今长兴县南古城),大业末于此置长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绥州,寻改雉州,武德七年(624)州废,县属湖州,并徙治今长兴县(雉城镇)。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)改名长兴县。

②十六国前秦置,属长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六十里固县。西魏改名三川县。

③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黄石县置,为长城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。隋大业初改名百泉县。

④唐武德四年(621)分余干县置,属饶州。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锦江镇南。八年(625)废。

⑤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濮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境。五年(622)省入临濮县。

⑥唐垂拱元年(685)置,属姚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南二十八里七街。天宝初更名泸南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析乌程县西乡置,治今浙江省长兴县东南。属吴兴郡。东晋咸康元年(335年)徙治今长兴县东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乌程县。仁寿二年(602年)复置。大业十一年(615年)徙治今县城南古城。大业末为长州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为绥州治,寻为雉州治。七年雉州废,县移治今长兴县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,吴越避梁太祖父朱诚讳,改名长兴县。(2)十六国前秦苻坚于长城原置,治今陕西省富县西南三川驿。属长城郡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名三川县。(3)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改黄石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。为长城郡治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为百泉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阚疃集

    北宋置阚团镇。即今安徽利辛县城关镇东南三十六里阚疃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》: 阚疃集巡司 “在凤台县。本朝嘉庆十二年,裁池州府建德县永丰司巡检移设于此”。

  • 新站铺

    即今贵州遵义县(南白镇) 西南新站乡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遵义底塘铺” 条下: 又有“新站铺” 等,皆戍守处。

  • 武建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。北周废入汉南县。

  • 浯溪摩崖石刻

    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四里湘江南岸浯溪。唐代诗人元结作铭,季康、瞿令问、袁滋用不同篆体书写刻石。大历六年 (771),颜真卿将元结作的 《大唐中兴颂》 写成楷书大字刻于崖壁。高3米,宽3.2米,共二十二行

  • 大通湖

    在今湖南南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大通湖“在安乡县东南一百二十里,接常德府沅江县界,亦洞庭之一隅也”。在湖南省东北部南县东南。原系洞庭湖一部分,由于泥沙淤塞而后筑堤围垸与大湖分开成内湖。20世纪

  • 方维镇

    北宋置,属曲水县。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镇北白龙江西岸。《清一统志·龙安府》:方维故城“在平武县东北。……《县志》:方维城在今县东二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土门镇

    ①即今湖南临湘市南桃林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②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土门镇。清有把总驻防。(1)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北部。面积126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土门,人口2950。因古有土门洞得名

  • 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汲城村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庄襄王三年(前247),“蒙骜攻魏高都、汲,拔之”。又,《秦始皇本纪》:七年(前240),“以攻龙、孤、庆都,还兵攻汲”。古邑名。战国魏邑

  • 平西驿

    在今福建上杭县东北旧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平西驿在“县东三十余里。成化六年置”。

  • 捍城山

    在今四川达县东南。清乾隆 《达州志》卷1: 捍城山 “在州东南五十里。石崖峻峻,环绕如城,周回九里十八步。前宋兵革,迁州县城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