钳川山
在今四川南坪县西一百四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钳川县: “有钳川山。” 县以山为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22钳川县: “钳川神祠去县西北十里。水、旱人祈请焉。”
在今四川南坪县西一百四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钳川县: “有钳川山。” 县以山为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22钳川县: “钳川神祠去县西北十里。水、旱人祈请焉。”
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南三十五里杜郎口镇。民国《茌平县志》卷2有杜郎口。
在今河北怀来县 (沙城) 东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“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。 盖齐桓公霸世,北伐山戎,过孤竹西征,束马悬车,上卑耳之西极,故水受斯名也。水源出沮阳县东,而西北流入清夷水。
1914年以义宁县改置,属江西浔阳道。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县有修水,因名。在江西省西北部,北邻湖北省,西邻湖南省。属九江市。面积4504平方千米,为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。人口76.
在今甘肃成县西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姜维传》: 延熙十八年 (255),姜维围狄道城,“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,维郤住钟题”。即此。
东汉置,属张掖属国。约在今甘肃高台县境。后废。
元改邵雍故居为九真观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定鼎路洛河桥南的安乐窝村。祠东华、帝尹、正阳、纯阳、海蟾、重阳、丹阳、长真、长春等九人。今仍祀邵子。
西汉置,为泰山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三十八里故县村。《水经· 汶水注》: “汉武帝元封元年立,以奉泰山之祀”,故名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 元和二年 (85) 二月,幸泰山,“进幸奉高”。即此。北魏
在今台湾省新竹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竹堑溪“在彰化县中港溪之北。源出大山中,西流经竹堑社北,又西入海”。
即翟䝠之戎。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四十二里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·羌无弋爰剑传》:“至爰剑曾孙忍时,秦献公初立,欲复穆公之迹,兵临渭首,灭狄䝠戎。”
一作武篆山。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东兰州:五篆山“在州西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