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康州
北宋置,属邕州横山寨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都康乡东四里。南宋末迁今都康乡。元属田州路。明洪武间废。建文元年 (1399) 复置,直隶广西布政司。清康熙三年 (1664) 属思恩府,雍正七年(1729) 属镇安府。1917年并入向都县。
北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西北都康东。南宋末迁治今天等县西北都康。辖境即今天等县一带。元属田州路。明直隶广西布政司。清称都康土州,属思恩府,后改属镇安府,1917年并入向都县。
北宋置,属邕州横山寨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都康乡东四里。南宋末迁今都康乡。元属田州路。明洪武间废。建文元年 (1399) 复置,直隶广西布政司。清康熙三年 (1664) 属思恩府,雍正七年(1729) 属镇安府。1917年并入向都县。
北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西北都康东。南宋末迁治今天等县西北都康。辖境即今天等县一带。元属田州路。明直隶广西布政司。清称都康土州,属思恩府,后改属镇安府,1917年并入向都县。
一作湖乐镇。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 一百十里胡乐镇。南通绩溪,西通旌德,地当冲要,为县中巨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安徽省宁国市西南部。面积175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胡乐司,人口 350
古地区名。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、宁夏清水河流域、甘肃环县、陕西吴旗县以北地。秦逐匈奴,取河南地,徙民实之,故名。《史记· 平准书》: 西汉元狩三年 (前120),山东大水,“乃徙贫民于关以西,及充朔方以
大体相当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鹿港溪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大武郡溪“在彰化县南。《通志》:源出大武郡山,西流至鹿仔港入海”。
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旱土场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江北厅:土沱铺“在厅东七十五里”。
即今贵州遵义县北龙岩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牂柯郡鄨县:“不狼山,鄨水所出,东入沅。”《水经·延江水注》:“(鄨)县有鄨水,出鄨邑西不狼山,东与温水合。”《水经注疏》引洪亮吉曰:“鄨水为今湘江,出遵义县北
在湖北浠水县东。《北齐书·慕容俨传》:天保十年 (559),“将兵卫送萧庄,筑郭默、若邪二城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五年 (573) 十月 “甲午,郭默城降”。胡注: “晋氏不兢,刘、石强盛,郭
即今广西平果县西北果化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果化土州图: 果化土州驻地。
西晋泰始二年(266)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上洛县(今陕西商州市)。《水经·丹水注》 引《地道记》曰:“郡在洛上,故以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陕西丹江上游、河南熊耳山西北洛河上游地区。其后辖境缩小。隋开皇三年(
即今四川南充市西隅之莲池 (嘉湖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安汉县: “是鱼池在南。”
在今湖北宜昌市西。北宋欧阳修《峡州至喜亭记》云:“夷陵为州当峡口,江出峡始漫为平流,故舟人至此,必沥酒再拜相贺,以为更生。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,作至喜亭于江津,以为舟者之停留也。且志夫天下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