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宁郡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纳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。乾元元年 (758) 改为纳州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纳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。乾元元年 (758) 改为纳州。
一名东梁山。在今安徽当塗县西南长江滨。与和县南西梁山隔江对峙。为江津天险。《元和志》 卷28当涂县: 博望山 “在县西三十五里,与和州对岸。江西岸曰梁山,在历阳县南七十里。两山相望如门,俗谓之天门山。
在今湖北应城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应城县: 高楼山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涢水滨,以峰峦层叠而名”。
唐置,即今江西瑞昌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瑞昌县:“本赤乌场地。按,《吴志》,孙权时有赤乌见于此,始有地名。……赤乌之地则浔阳西偏。建中四年以浔阳西偏僻远,因立为场。”五代南唐升元三年(939)升为
在今浙江杭州市南龙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“宋熙宁中赵抃建,祀吴越钱氏诸王。” 元废,明嘉靖中改建钱王祠。
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)置巡司于此。成化八年(1472)裁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成化八年(1472年)裁。
亦名钟仔岩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: 钟子屿 “山石直耸,形如覆钟,故名”。
在今浙江台州市 (椒江区) 椒江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临海县: 城门岭 “当 (海门) 卫城北,亦峙椒江南岸,稍东北即前千户所城也,由此达仙居、走温州,为所境之险”。
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沈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25万年县: 皇子陂 “在启夏门南三十里。陂北原上有秦皇子冢,因以名之。隋文帝改为永安坡。周回九里”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即窣勃野、宝髻、不夜、弗夜,亦作勃悉野、勃窣野。故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,包括乃东、穷结等县境。唐杜佑 《通典·边防》: “ (吐蕃) 始祖赞普, 自言天神所生,号 “鹘堤悉补野”
亦作簕竹。即今广西苍梧县西北勒竹村。接昭平县界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苍梧县图: 西北有簕竹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