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郑州

郑州

①北魏置,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②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颍州置,治所在颍川郡 (治颍阴城,今河南许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许昌、禹州二市及鄢陵、长葛、临颍、扶沟等县地。北周大定元年 (581) 改为许州。

③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荥州置,治所在成皋县(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)。大业二年 (606) 移治管城县 (今郑州市)。三年 (607) 改为荥阳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为郑州,移治虎牢 (今荥阳市西北汜水镇)。贞观七年 (633) 还治管城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、荥阳、新郑三市及中牟、原阳等县地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。元丰八年 (1085) 复置。元属汴梁路。明初省管城县入郑州。1913年降为郑县。


(1)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颍州置,治颍阴县(今河南许昌市)。北周改为许州。(2)隋开皇初改荥州置,治成皋县(后改汜水县,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)。大业二年(606年)治管城县(今河南郑州市)。三年改为荥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于虎牢城(今汜水镇)置,贞观七年(633年)移治管城县(今郑州市)。天宝初改为荥阳郡,乾元初复为郑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、荥阳、新郑、中牟、原阳等市县地。其后辖境屡有变化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废。元丰八年(1085年)复置。属京西北路。金属南京路。元属汴梁路。明洪武初废管城县入州,属开封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为直隶州,属河南省。十二年仍属开封府。光绪三十年(1904年)又升为直隶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、荥阳等市县地。1913年改为郑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司州

    ①南朝梁天监十三年(514)置,治所在湖陂城(今湖北麻城市西南)。后废。②南朝梁大通二年(528)改郢州置,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为南司州。南朝梁大通二年(528

  • 金钗山

    在今福建石狮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0泉州 《景物下》: 金钗山 “两山延袤若钗股然,故名。梁文靖公 (梁克家) 读书堂在其下”。明时浯屿水寨置于山下。古山名。在今福建省石狮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:

  • 荛鲁都斯县

    1945年巴音布鲁克牧民武装起义后置,治巴音 (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)。1949年12月撤销,并入和静县。旧县名。1945年巴音布鲁克牧民参加三区革命武装斗争,取得胜利设置。治巴音(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)

  • 开南节度

    唐南诏前期置,治所在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)。辖境东抵哀牢山,西至澜沧江,约当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直至境外。南诏后期废入银生节度。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,驻开南城(今云南景

  • 隆化县

    ①唐贞观十 一年 (637) 置,属涪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30宾化县: 隆化县“以县西永隆山为名”。先天元年 (712) 改为宾化县。北宋熙宁三年 (1070) 改为宾化砦,四年 (

  • 平定山

    又名太平山、平顶山、品字山。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。民国《兴京县志》卷10:平定山“亦名品字山。以其极巅有水池三眼得名”。峰峦叠嶂,峭壁嶙峋,林谷清幽,为境内名胜。

  • 唐行镇

    又名横溪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治青浦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“青浦旧县 “条下记: “今县治即唐行镇。亦曰横溪,以临横泖上也。元初为大姓唐氏所居,商贩竹木,因名唐行。明初置新泾税课局。又上海

  • 浊轮川

    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、陕西神木县西北之㹀牛河, 为窟野河支流。 《宋史·党项传》:雍熙二年 (985),麟州三族砦羌酋长折御乜降,“愿改图自效,为国讨贼,遂与部下兵入浊轮川……李继迁

  • 鄣日山

    又名奕山。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密水 “西源出奕山,亦曰鄣日山,山势高峻,隔绝阳曦。晏谟曰,山状鄣日,是有此名”。

  • 北安县

    1938年改龙镇县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北安镇(今黑龙江省北安市)。1939年伪满于此置北安省。1945年复置北安县,属黑龙江省。1960年改为北安市。旧县名。1939年改龙镇县置,治今黑龙江省北安市